文丨張蕾
5月13日,京東發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財報數據顯示,京東2025年Q1收入為3011億元,同比增長15.8%,這是京東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來,營收增長最快的一個季度。
一季度,京東經營利潤105億元,2024年同期為77億元,同比增長36.4%,經營利潤率為3.5%,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Non-gaap經營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31.4%,經營利潤率為3.9%。
歸母凈利潤10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1億元同比增長53.5%;Non-gaap歸母凈利潤128億元,同比增長43.4%,凈利潤率為4.2%,2024年同期為3.4%。
京東在營收、利潤等層面取得了超預期的表現,京東零售、京東物流及新業務都有不俗的表現。
作為核心業務,京東零售這一季度繼續表現強勁,收入達到2638億元,同比增長16.3%。
京東集團2025年第一季度來自商品收入2423億,同比增長16.2%;其中,受益于國補,以及京東與小米等數碼產品品牌全面深化戰略合作,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收入1443億元,同比增長17.1%。數碼產品之外,來自日用百貨商品收入為980億,同比增長14.9%。
今年4月,京東宣布推出出口轉內銷計劃,目標是采購不低于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商品。通過該項目,京東將與國內制造企業合作。
一季度,京東物流同比增長11.5%,一體化供應鏈收入同比增長13.2%,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同比增長13.1%。
京東物流正在積極拓展海外業務,1月,京東物流正式開通中國深圳-泰國曼谷國際航線,實現兩地商品互通;3月,京東物流波蘭華沙2號倉正式投入運營;同月月末,京東快遞港島運營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而包含外賣的新業務也是外界關注的重點。
今年2月,京東正式推出外賣業務。一季度,新業務營收57.53億元,同比增長18.1%,但新業務虧損13.27億元,上年同期新業務板塊的經營虧損6.7億元,虧損接近翻倍。
目前京東外賣的日訂單量已接近2000萬單。在財報發布會的電話會議上,京東首席執行官許冉表示,京東外賣業日均訂單將很快超過2000萬單,入駐門店數超過百萬,騎手工服長期處于缺貨狀態。
許冉認為,中國外賣市場的規模很大,完全容得下多個平臺,而市場上仍有大量未被滿足的需求,包括“用戶對食品安全和品質外賣的需求、商家對合理化傭金的需求,以及騎手對更好保障的需求”。
“更關鍵的是,外賣在整個京東的生態當中與即時零售、核心的電商零售業務、還有物流業務,都有巨大的協同價值,在用戶的流量、購物頻次、跨品類購物等方面都可以帶來增量的貢獻,在配送的運力、技術、數據等方面也可以帶來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5月13日消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針對當前外賣行業競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談京東、美團、餓了么等平臺企業,要求相關平臺企業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內部管理,合法規范經營,公平有序競爭,共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切實維護消費者、平臺內經營者和外賣騎手的合法權益,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有序發展。
而強勁的增長背后,是京東在一季度的開支也有了明顯增加。財報顯示,京東集團2025年第一季度支出為373.8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20億元增長17%。
其中,一季度履約開支為197億元,同比增加17.4%;營銷開支為105億元,同比增加13.9%;研發開支為40億元,同比增加14.6%;一般行政開支為24億元,同比增加22.2%。
京東在電話會上表示,京東管理層透露,京東廣告團隊已經開始利用AI大模型提升廣告算法和推薦效果,帶動轉化率提升,進而推動廣告收入加速增長。同時,公司正在探索和落地廣告投放領域的AI代理,讓商家通過簡單指令執行復雜的廣告投放操作,明顯提升廣告投放效率和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