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當眾多記者和官員的面,突然整出一句“談判成果有利于統一與和平”。
這句話迅速引發熱議,外界紛紛猜測這個統一可能與臺灣問題相關。
盡管目前特朗普還沒有做出解釋,但臺當局卻陷入了驚慌失措,急不可耐的站出來替特朗普解釋。
那么特朗普這是在暗示臺灣問題可以交易嗎?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一言論?
在當天的記者會上,特朗普提到了近期在瑞士舉辦的中美經貿會談,并給出了高度評價,他表示談判結果對于中美雙方都很棒。
但隨后特朗普話鋒一轉,提到了“unification”,也就是統一的意思,特朗普并沒有解釋統一的具體含義,但因為是在講述中美談判時提到,所以外界猜測這可能與臺灣問題有關。
特朗普在講話時,一會看稿一會即興發揮,所以關于“unification”,目前還不知道是即興發揮還是提前準備。
但這番話再次讓“臺灣可以交易”的說法引發關注,其實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他就說出過類似的話,并且聲稱美國不會保衛臺灣,臺灣對美國來說是個包袱。
在特朗普看來,沒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談交易的,這也包括臺灣,臺島在他的眼中,更多也只是棋子的存在。
在2024年時,特朗普還曾聲稱臺灣搶走了美國100%的芯片業務,所以他們應該向美國交保護費。
與此前有錯不同的是,特朗普這次說的更加直接,所以這一言論不光引發了外界高度關注,也讓臺當局徹底急了。
要知道不久前,印巴空戰結果才讓島內陷入慌亂,畢竟臺軍的主力戰機,是比陣風戰機還落后的幻影2000。
可現在,不光“以武拒統”成為了泡影,就連美國也疑似要撒手不管,臺當局怎么能不急呢。
5月13日,臺當局驚慌失措的站出來解釋,聲稱中國大陸與美國的經貿磋商,不涉及臺灣問題,除此之外,臺灣外事部門也做出了類似表態,另外還簡稱美國對臺承諾“依然堅定”。
但話說回來了,對于特朗普這番語義模糊的表態,不解釋也就算了,越是解釋反而越顯得心虛。
那么對于特朗普的這番話,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
如果說特朗普是在暗示臺灣問題可以交易,那么不排除有兩種可能。
一是美國已經無力介入臺灣問題,阻止兩岸統一,特朗普從商人邏輯出發,想要在最后時刻換取更多利益。
這番話并非空穴來風,而是臺當局前官員蘇起做出的判斷,在他看來,自從2020年后,美國已經沒有了下場的可能,尤其是大陸服役的高超音速導彈,已經讓美國航母不敢靠近。
根據臺海網4月10日報道,蘇起還提出了美國“抗中不保臺”的看法,他認為特朗普上臺后,臺島那些自以為是的“利基”已經全部消失。
特朗普并不像之前的美國政府那樣重視臺灣,同時也很少發出“友臺”言論,更關鍵的是,美國現在為了自己的利益能向全球友邦發起關稅戰,難道還會在乎區區一個臺灣?
蘇起還指出,特朗普不光對臺灣地區加征了32%的關稅,而且還拔掉了臺灣的高精尖產業臺積電。
從這些角度來看,在美國的眼里,臺灣的利用價值正在不斷降低。
但就算是美國愿意保護臺灣,在軍事上看也來不及,蘇起認為,現在的美國長期以來都只進行反恐作戰,從來沒有與大國進行全面海戰的經驗,更何況還要跨越一望無際的太平洋。
通過蘇起的分析來看待特朗普的言論,臺灣問題似乎的確是特朗普可以交易的籌碼,畢竟這能讓美國在注定無法阻止兩岸統一的情況下,還能撈到一些好處。
但我們也不能忘了,特朗普是一個“善變”的人,在前段時間的關稅博弈中,美國對華關稅政策一天一個樣,以至于網友都調侃稱,能夠打敗特朗普的,只有第二天的特朗普。
對于特朗普的這番言論,也要警惕他是在虛空造牌,在釋放糖衣炮彈,畢竟即便中美達成了協議,美國目前仍是有求于中國的。
根據5月13日財聯社報道,中美達成的協議并不包括稀土,中方對于稀土的管制也仍在繼續,而美國又迫切想要中國解禁。
不過無論是哪種情況,無論特朗普是否在暗示臺灣問題可以交易,都不能改變統一的結局。
通過本次關稅戰就能看的出來,美強中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且解放軍已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圍臺軍演,別說收回臺灣了,還涉及到了應對外部勢力介入的情況。
所以說,臺灣必將回到祖國的懷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