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云上膠州”
5月12日
上海靜安警方向記者披露
破獲了一起
“傳統刷單話術+新型‘埋包’轉贓”式
的電信詐騙案
抓獲犯罪嫌疑人喬某
近期,上海出現有人將大量現金埋進土里的怪事。原來是電信詐騙案件中,不法分子引導被害人洗錢的一種方法,被警方稱為“埋包轉贓”。
據了解,類似案件近期在多地發生,騙術本身仍以刷單返現、投資理財為誘餌或冒充公檢法機關等老套路,但洗錢方式卻從線上來到線下。
為取回本金
聽騙子指令掩埋現金
4月19日上午,市民方女士向靜安石門二路派出所報案,稱自己被詐騙10余萬元。
據方女士自述,4月3日,她在招聘平臺發布求職簡歷后,很快有陌生人以“網絡公司HR”身份通過微信聯系,聲稱提供“無風險刷單兼職”。在對方“高返利”“操作簡單”的話術誘導下,方女士根據對方提供的鏈接下載了一款名為“KNGSU”的聊天軟件,自此落入騙局。
詐騙分子先給方女士安排小額刷單任務,初期幾筆百元級投入快速返利,方女士逐漸放松警惕。當累計投入越來越高時她再要求提現,對方就以“系統故障”為由凍結賬戶,并拋出需要連續完成10單起刷的“中級任務”,每單金額提升至近千元。此時方女士已投入3萬余元,在“完成任務才能解凍資金”的脅迫下,又被迫追加刷單20余筆。
隨著被害人資金見底,詐騙話術再次升級。對方以“刷電影票房賺分紅”為由,要求改用現金線下交易,聲稱“防止平臺監管,必須將現金密封埋藏”。
4月16日,方女士為取回被扣押的本金,先后兩次在閔行區兩處隱蔽地點埋藏數萬元現金。4月19日,當詐騙團伙繼續索要現金時,方女士報警求助。
接報后,當地派出所立即展開調查。當天15時許,犯罪嫌疑人喬某前來取錢,被守候伏擊的民警抓個正著。就在抓捕喬某過程中,另一起電詐案件的被害人張先生也攜帶12萬元現金前來“埋包”,被現場民警攔截。
涉案現金(警方供圖)
經查,喬某系“跑分洗錢”鏈條的底層“背包客”,受雇于境外人員,有償協助轉移贓款。據喬某交代,詐騙團伙成員通過境外聊天工具遠程操控;地面人員分為“踩點組”“埋包組”“轉移組”,各組之間單線聯系。
值得關注的是,該案被害人方女士、張先生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兼職刷單、影視投資、網絡賭博等話術是詐騙分子針對年輕群體專門設計的,最終旨在以現金埋包的方式轉移贓款。
目前,犯罪嫌疑人喬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洗錢手法不斷變化
結合公安部門的統計,記者梳理發現,這兩年,線下渠道成為詐騙團伙“洗錢”的重要方式,作案隱蔽性不斷增強的同時,也給社會造成新的危害。
除“埋包”轉移涉詐財物外,還有俗稱“車手”的洗錢團伙盯上實體店鋪,通過到餐飲店、花店、金店、手機店等進行大額消費,或借口支付限額讓店主幫忙轉賬等方式來洗白涉詐資金。而被卷入其中的商戶經營者無意中成為詐騙分子的洗錢“幫兇”,導致自己賬戶被凍結。
而在線上,“跑分”等手段依然盛行,一些詐騙團伙通過購買虛擬貨幣向境外轉移涉詐資金。
一名法律界人士表示,對參與“洗錢”環節的人員,根據行為的不同,主要涉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和“幫信罪”。
此外,犯罪主體呈低齡化、低學歷、低收入特征,未成年人、在校學生等涉案人數增多,有的甚至不知自身行為已經構成犯罪。“他們在洗錢活動中,充當租售銀行卡和電話卡、跑分等行為角色,成為電詐鏈條中的洗錢工具人。”上述法律界人士說。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張文彬
責任編輯:孫海
《膠州故事》新聞線索征集
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
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好人、好事、感人故事,請告訴我們。
讓我們,一同記錄感人故事,攜手傳遞溫暖瞬間!
新聞熱線:
82288958;82201212;
82288562;82200001。
重要提醒
鑒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規則,粉絲需經常留言和點亮“在看”“點贊”,才能每天看到我們的推送,所以,請將“云上膠州”加為星標并點亮頁面下端的“在看”“點贊”,確保每天收到最新鮮、最重要的膠州資訊。
新聞線索、廣告合作:
0532-82201860
別忘了點亮和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