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諸如Polo、飛度(參數丨圖片)、嘉年華這樣的小車,大多也不過10萬元左右。然而海豚這樣的純電車出來之后,雖然它們迅速替代了傳統燃油小車,但是均價也不知不覺地被拉到了10萬以上,甚至來到了12-13萬左右的水平。這樣的狀況維持了好幾年之后,伴隨著電池成本的下降,終于被星愿重新“拉”回了10萬以內。這也是星愿能如此爆火的主要原因周一。
如今的星愿,據說在一些銷售的眼中,已經成了“店門口栓條狗都能賣出去”的車。我去探店時也的確有這種觀感,即便是工作日,依然不乏來看它的人。店里也沒有拿頂配來撐場面,而是大大方方地擺出了主銷的410km中配——探索版,顯然底氣真的很足。
先談談外觀的細節。雖然名義上是個小型車,但是它的車高已經來到了1570mm,將近1米6了,光是離地間隙就有150mm,換成以前燃油時代的車,幾乎就是小型SUV的體型。輪胎扁平率更是達到了60%,一看就是走耐造路線的。不過只有16寸的車輪反襯得車身有些顯大,和ID.3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前艙有一個很規整的前備箱,標稱容積70L,開口很大,放起東西來還是比較好利用的。另外周邊的油水口都有獨立封蓋,甚至前艙蓋還帶有液壓挺桿。前備箱唯一的小問題是開口距離車頭前端稍遠一點,可能會有一些女生不太夠得著里面比較深的位置。
充電口蓋的膠塞,是一個極高概率的簡配區域。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將價格壓到極致的星愿,竟然沒在這個地方動手。不但交流、直流兩個充電口都帶有獨立的膠塞,而且都連著橡膠繩。反倒是不少新勢力喜歡在這里“動手腳”,不但有取消膠繩的,甚至還有只留一個膠塞的。
不過座艙內部的降本痕跡就比較明顯了。雖然內飾談不上“一窮二白”,但是很多地方都會透露出一股廉價感,譬如中控臺上的大量亮面飾板和仿鍍鉻邊框,其實全是塑料材質。中控臺上方的部分更是黑色的硬塑料,而不是軟性手感的搪塑。用手去按壓飾板部分甚至能感覺到一些內部的曠量。內側門板上的門把手,拉起來也缺乏有韌性的阻尼感,給人一種很容易被拉斷的感覺。
人機工程方面,因為方向盤沒有前后調節,所以調前排坐姿時,必須往前去“夠”方向盤,好在座椅的安裝點比較高,而且踏板的位置還算合理,手部依然有一些騰挪的空間。
更大一些的問題在于不同配置方面的區別對待上。如果你有同時接觸過中配和頂配車型的話,你就會發現中配車型用料縮與高配差異顯著:中控臺下方的部分,在頂配車型上是帶有軟包的,到了中配上就成了黑色硬塑料;頂配上的液晶屏,到了中配上直接變成了彩色斷碼屏。
配置方面的差別就更大了:方向盤位置只有上下兩向調節,310km版本的配置里主駕都是手動的,而副駕更是全系手動調節。除了頂配有六氣囊、L2巡航輔助和360度全景影像之外,其它配置都是只有四氣囊、定速巡航和倒車影像。手機無線充電也是頂配才有。
不過好的一方面是副中控臺上保留了少量的實體按鍵,像空調、雙閃燈、前風擋除霧這樣的重要功能都給留了,擋桿也不是目前流行的懷擋,而是普通的中控臺撥桿,除了P擋是按鍵的。然而有一個比較奇葩的點——電子手剎的位置沒有在這里,而是在了方向盤左側的中控臺下方,不細心找還不一定知道。
魅族的車機也是一大賣點。銷售聲稱使用的芯片是吉利自研的龍鷹一號(7nm),然而實際上是億咖通 E02 Venado(12nm)。系統交互設計依然維持了Flyme Auto方方正正的簡潔風格,然而由于功能點比較少,所以界面也是眾多魅族車機里最素的一個,甚至自定義卡片都沒擺滿。流暢性尚可,起碼拖拽地圖時能跟手,只是幀率略低一點。
音響方面,除了頂配是6個喇叭之外,其它都是4個喇叭。不過即便是頂配的音質也好不到哪里去,可能是低音功率不高的緣故,音效比較“薄”,平時聽個響就好。
后排空間對于一臺小型車來說絕對是“超模”的,起碼腿部和頭部空間的水平放在以前燃油時代的小型車身上幾乎想都不敢想,比起之前火爆的海豚也不差。不過乘坐感受相對普通,坐墊偏短,靠背角度略偏直,填充略硬,好在對于身體的支撐性還不錯。最大的槽點在于后排出風口是頂配獨享的,另外USB充電口也只有一個。
尾廂為了拓寬容積、同時降本,簡化了很多“過度”設計的部分:遮物簾被取消了,連安裝的位置都沒留下;內壁也沒有講究什么平整度,甚至兩側還多掏空了一點;后排座椅放倒之后也沒有追求全平,而是把地臺直接降到最低。由此“擠”出了375L的空間,放兩三個行李袋還是沒壓力的。難得的是,這臺410km中配竟然帶了電動尾門,對女司機來說絕對是個福音。
尾部有兩個不太合理的地方,一個是360全景的尾部攝像頭,和牌照框一起被放置在了保險杠上,安裝的位置偏低,比較容易被泥水弄臟導致遮擋;另一個是留給尾門開關的摳手,同樣也是為了在不影響尾門視覺完整性的前提下節約成本,同樣是把位置設在了保險杠上,開尾廂的同時也容易弄臟手。
最后簡單聊聊動態。它在自己允許的成本范圍內,把能做到的東西都盡可能做到了70分以上。動力是非常典型的輕快路線,偏重于城區用,響應性還不錯,半秒不到扭矩就上來了,電門多給一點就有很可觀的加速力道;底盤方面則是中規中矩,轉向阻尼不算流暢,但是線性度尚可,手感比較輕,雖然離地間隙較高,但是對于側傾的抑制也做得不錯,輪胎抓地一般,但是對于極限的感知能力還不錯。NVH方面除了中低速的胎噪略大之外,也沒有什么好抱怨的了。另外,它的前方視野很通透,搭配比較短的車頭和高坐姿,女生開也沒有什么心理壓力。
駕駛輔助方面,自適應巡航連頂配都要選裝才有,而且這套巡航只能在60km/h以上的車速才能起效。從這臺車的定位來看,使用的頻次會比通常的家庭主力用車更低一些。還有一點要吐槽的是,方向盤左側的巡航功能區域只有圖標、沒有文字,而SET鍵、RES鍵是分別和上、下部分的車速調節鍵共用的,所以按下中央的巡航開關之后還要自行另外設置車速之后巡航才能起效。因此嚴格意義來說,這套巡航功能連L2都算不上。
駕仕總結:
這臺車徹頭徹尾地展示了,像吉利這樣的大型傳統廠商,是如何施展自己爐火純青的“刀法”的。相比起以往10萬元以內的燃油小車,它的取向更加極致,一切以看得見、用得著的實用主義為主,所有非剛需的部分統統去掉。純電屬性、價格門檻就是它的兩大殺手锏,疊加Flyme Auto吸引力更大,其它地方不強但也不至于嚴重拖后腿。
價格方面,目前行情的是在指導價基礎上多加5000元左右就可以落地了(含保險、車船稅等)。所以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它相比起非智駕版的海豚也就便宜了幾千左右,比起同等續航水平的海鷗貴了1萬左右,卡位相當精準。
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盤外招數——高額度的無息貸款。以下是銷售的原話:“廠商的金融按鍵有貼息政策,貸款額度沒有上限,手續費統一2000元。這幾乎就相當于可以零首付開走了,殺傷力之大可想而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