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這個世界不是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壞,但總有人試圖讓它更壞一些。
這些人打著“娛樂”的破布幌子,干的卻是最傷天害理的勾當。
胖胖最看不慣的,就是這種活著就圖個損人不利己的貨,缺了德行、壞了心腸,連人都不配叫,只能算渣。
就像某些蟲子,專挑干凈的地方拉屎——不惡心別人,就找不到存在感。
更惡心的一點是,他們居然把伸向孩童的魔爪包裝成“玩笑”,以為網絡是個糞坑,什么腌臜東西都能往里倒。
5月13日,據九派新聞、華商報、潮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
因“豬咪搖”舞蹈走紅的某網紅,在直播過程中向未成年人傳播色情低俗話術,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已被某平臺無限期封禁。
而這腌臜網紅對公眾的回應是:
“我當時無意識脫口而出……我的本意是讓對方教妹妹學我這個梗,結果沒過腦子說出了那句話。”
胖胖我去看了原視頻,說實話,看完真的很反胃。他連麥的是一個女孩,女孩明確說她五歲的妹妹就在旁邊。
也就是說,這位成年男性主播,是在明確知道旁邊有5歲女孩的情況下,在數千人直播間里,公開說出了帶有性暗示的黃腔。
這不是開玩笑,不是脫口而出,不是“無意識”。
這是在公共場域、明知有兒童在場的情況下,對未成年人進行的語言性騷擾。
這是對社會底線、法律紅線的公然挑釁。
咱們呢,先來厘清一個常識:
在直播里開黃腔這種事,絕對不可能“無意識”。
你要是一個人自言自語,也許會嘴快;但在兩千人看著、設備開著、互動在繼續的時候,一個成年男性能在“知道女孩妹妹在邊上”的前提下,說出那樣的低俗語句?還不是第一次做直播,早就是經驗老道的百萬級主播了。
所以,它口口聲聲“無意識”三個字,恰恰是最不可信的東西。
成年人會“無意識”地說出暗示話語給一個5歲的孩子?
再說說,很多網民到底在憤怒什么?
我們憤怒的不是一個粗俗主播說了什么葷段子——成年人之間說葷段子,你家里關起門來講去,沒人管你。
我們憤怒的是在公眾公開場合,幾萬人在看直播,有小孩在場,他還要講。
而且講的是性暗示,是黃腔,是典型的“把兒童拉進性語境”的惡劣示范。
這是語言暴力,還是性騷擾?
它的背后是一整套隱形的、陰暗的邏輯:
“她年紀小聽不懂,沒事的。”
“你們大驚小怪,怎么那么敏感。”
“我又沒怎么,干嘛上綱上線?”
所以,在胖胖看來吧,這事可開不得玩笑。
當公眾開始縱容“猥褻玩笑”,就是給潛在犯罪者發通行證。
我們該恐懼的,不是一個低俗主播,而是社會對這種行為的容忍度越來越高。
我們最不該做的事,是笑著原諒。
因為每多一個笑著原諒的聲音,都是在告訴潛在施害者:“你放心干,大不了說你是嘴快。”
兒童保護就應該沒有灰色地帶。
這是底線,不是選修。
再來說說平臺。
平臺到底有沒有審核機制?有沒有風險評估?
不得不很現實地說,很多平臺眼里,不看底線,只看熱度。
像這些短視頻的擦邊內容,可不單單是這單個主播,就胖胖了解,就聽聞了身邊有不少用方言肆無忌憚的擦邊。
你低俗?你打擦邊球?你流量高啊!
難不成在這些在短視頻平臺眼里,只要沒上熱搜,沒人投訴,就當這些問題不存在?
所以這不是一個主播的問題,而是整個短視頻生態的問題:有多少人靠“擦邊”養活自己?又有多少人靠“低俗”來收割流量?
說實話,單單打掉一個主播起不到很大的效果,得連著一整條灰色產業鏈拔掉。
而像目前,這個主播只是“被平臺封禁”——說白了,就是“平臺不讓你吃飯了”,但這些短視頻平臺上沒有任何實質性追責。
而現實是:《未成年人保護法》第58條明文規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未成年人實施性騷擾行為,包括通過語言、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
你說你是“無意識”?
法律可不看你怎么說,法律看你做了什么、對誰做、造成了什么后果。
你在知道孩子在場的前提下,說出性暗示言語,這就符合騷擾構成要件。
而且在公共直播間,是惡劣情節加重。
封號?在胖胖看來,真的不夠。
我們需要看到明確的追責,哪怕是處罰、訓誡,也比“無限期封號”更有威懾力。
當然,這里可不能說“孩子聽不懂”,聽不懂也是底線。
我們不靠孩子“聽懂”來保護他們,我們靠的是成年人不該做畜生。
兒童不是你的段子素材,也不是你博流量的道具。
這不是一個玩笑。玩笑是成年人之間的共識,不是強加給一個不懂的孩子的污穢語言。
這也不是太敏感。在兒童面前,我們就應該敏感,應該上綱上線,因為她們太小了,太無力了,太容易被傷害了。
這事吧,不能原諒,今日的原諒,可能就是明日更惡劣的通行證。
我們不能總等孩子真的受傷了,才來追悔莫及。
要的呢,也不是事后道歉,而是事前閉嘴。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這事呢也給那些所謂的網紅敲響了警鐘。
你靠著流量,享受著聚光燈,就能對著孩子口無遮攔了?
公開場合,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別人,特別是那些心智還沒成熟的年輕人。
我們總談一句話,叫社會責任感。
什么是社會責任感?
不是你粉絲多了,就可以為所欲為;不是你拿到了熱搜,就能胡說八道。社會責任感,是你明知道有人在看,有人在學,有人在模仿,你還得對自己的言行先打一遍草稿、過濾一遍下限,哪怕你自己私底下如何,在公眾場合也要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
這不是“端著”,這叫基本規矩。
尤其面對孩子的時候,更不能有半點放縱。你可以不聰明,但你不能不分寸;你可以沒文化,但你不能沒底線。
別動不動就甩鍋“無意識”、“口誤”、“臨場發揮”——一個靠嘴吃飯的人,說什么話、什么梗、什么場合能講,心里沒點數?
你敢在兩千人面前說出這種話,還想靠一句“無意識”來糊弄過去?那真不是“無意識”,是無恥之尤。
要知道,每一個“沒過腦子”的黃腔背后,都是一條條模糊了邊界的線:
這次是玩笑,下次就是暗示,再下次呢?
說到底,當你面對一個未成年人時,就應該默認你正在面對整個社會的底線。
你能不能守住這條底線,不只是你的人品問題,更是整個網絡環境能不能干凈一分的問題。
當然,胖胖這段話,不止在點那些主播、網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