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消息人士透露,位于烏克蘭被占領土盧甘斯克的一家瀝青混凝土廠,剛剛遭到3架烏克蘭自殺式無人機襲擊,這家瀝青混凝土廠此前曾多次遭襲,理由是該廠被俄軍用作修復裝甲車輛和其他軍事裝備的基礎設施。
俄羅斯方面發布的一些圖片,顯示烏軍本次攻擊發射的自殺式無人機很可能是最新型FP-1,前不久,烏克蘭剛剛展示了這種最新型自殺式無人機,信息很少,只知道其最大飛行距離1600公里,戰斗部120千克,襲擊盧甘斯克的瀝青混凝土廠,很可能就是FP-1的首次實戰測試。
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我也要向讀者們介紹一下俄羅斯在最新型自殺式無人機上的進步。
稍早些,烏克蘭軍事無線電技術專家謝爾蓋·別斯克雷斯特諾夫表示,俄軍正在烏克蘭越來越多地地使用一種此前從未見過的自殺式無人機,能夠免疫烏軍的電子干擾,甚至能夠獨立躲避烏克蘭防空系統的攔截,突防能力很強。
據悉,俄軍這種新型自殺式無人機最初于今年2月在蘇梅發現,其“內部顯示是一款完全創新的產品”,這種無人機采用LTE移動網絡控制,使用慣性和衛星導航,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具備獨立導航能力,一旦其衛星導航接收系統受到干擾,會立刻切換到自身的獨立導航系統,盡管可能會降低導航精度甚至迷航,但卻能夠讓烏軍的電子干擾失去作用。
這種信息自殺式無人機內部配備100G高速硬盤并具備強大計算能力,使用1400萬像素攝像頭、激光測距儀和JETSON視頻識別處理模塊,利用硬盤里的內置地圖進行地形匹配導航。
“許多專家認為這類攻擊型無人機代表著未來,因為它由人工智能控制,不依賴衛星導航信號,也無法被電子戰系統干擾。同時它還能識別防空系統的工作狀態,并采取規避機動。”
如果說這種無人機存在弱點,大概就是其造價,具體價格不清楚但可以確定其“100%由進口部分組裝”。
俄烏都在互相學習,不要小瞧巨額資金支持下的俄羅斯軍事開發能力。
烏軍對俄軍的最新學習,就是也開始組建摩托車小組,提高步兵的戰場機動能力,并且能夠越野,不使用正規道路,盡可能躲避俄軍FPV無人機的攻擊,烏軍摩托車小組的成員大多上了年紀,這也是俄烏兩軍都面臨的兵力不足問題,烏軍將這些戰友們稱為“40+大叔”。
俄軍在防御FPV無人機方面經驗豐富,除了大量配備電子干擾系統之外,就是為技術裝備安裝各類屏障,其最新“黑科技”就是為BMP-2步兵戰車等安裝金屬“灌木”,據稱靈感來自樹枝,可以卡住對方的FPV無人機或將其掛載的反坦克火箭彈提前引爆。
這種改裝導致步兵無法再坐到步兵戰車上方了,而且,根據烏軍的經驗,對付這類目標也不是沒有辦法,多使用幾架FPV無人機就可以,或者用無人機向目標多投擲幾枚炸彈,將目標表面的柵欄或“灌木”清除掉就可以發起最終攻擊。
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上將宣稱,烏軍在4月份用FPV無人機襲擊并摧毀了超過83000個目標(可能是連人都裝備、工事什么的都算上了),比3月份增加了8%,“我軍士兵的優先目標是打擊敵方無人機操作員和控制點。”
《紐約郵報》則報道稱,烏軍很多頂級FPV無人機飛手都是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和加拿大等國的前游戲玩家,“最好的飛手和無人機戰爭的未來”。
戰爭剛爆發的時候,烏軍就招募了不少FPV無人機飛手,很多人就是游戲玩家,現在,烏軍更是大量訓練FPV無人機飛手;俄軍同樣在這么干,不過,因為俄軍內部體制等原因,諸如很多俄軍士兵參加FPV無人機飛手訓練只是為了獲得額外津貼,再加上俄軍FPV無人機抗干擾能力較差(因此發展出了光纖控制的FPV無人機,烏軍正在支持者的幫助下研究解決方案)等緣故,導致俄軍的FPV無人機飛手要比對手遜色不少。
烏軍里最著名的無人機部隊,自然是第414“馬扎爾之鳥”獨立打擊無人系統旅,前幾天,澤連斯基剛剛授予或追授12名烏克蘭軍人“烏克蘭英雄”稱號,頒發金星勛章,其中就包括該旅旅長羅伯特·約西珀維奇·布羅夫季少校,布羅夫季少校“將烏克蘭英雄稱號獻給我的團隊和我心愛的妻子。”
按照布羅夫季少校的說法,在剛剛過去的9個月里,“馬扎爾之鳥”打死打傷約1萬名俄軍,而自身僅損失20人,交換比1:500。
戰爭很殘酷,但依然有人在為保衛自己的自由而戰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