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二手房成交量,正在大幅增長——
根據合富研究院的數據,在“五一”短暫調整后,二手網簽快速反彈,重新回到2200套以上的高位。
再往前看,據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公布數據,4月(統計周期:3月26日至4月25日)二手住宅網簽約10312套,同比大幅增長12.97%;今年第一季度,網簽套數更是處于近幾年的高位。
二手樓市活躍,成交態勢向好。
但是很多賣房的業主,卻真的笑不出來。
01
二手房價普跌
網紅盤還在探底
為什么?原因直接看圖。
據合富大數據監測,廣州二手成交均價持續走低,單價3萬/㎡以下的單位,成交占比接近7成。
另外,由于廣州二手網簽量在4月突破萬套大關,業主希望趁行情好而積極出貨,導致掛牌房源數量快速增加,業主端競爭更趨激烈。
讓價幅度,進一步地擴大。很多板塊的標桿盤,價格仍在探底。
科城山莊錦澤園,高層84平兩房單位,4月成交單價2.7萬/平,創下2019年以來同戶型單價新低。
新福港鼎峰,從5萬多、4萬多一直跌到3萬多,感覺快連3萬大關都守不住了。
這種“膝蓋斬”成交價,并非黃埔獨有。
每一個區,我是說全市11區,幾乎都能找出一堆成交案例……
長隆最早一個大型小區瓏翠,剛剛以2.9萬/平成交單價創下史低。
海珠西,地鐵上蓋+省級書包加持的翠城花園,也難逃跌破4萬關卡的厄運。
白云的時代玫瑰園也遭遇滑鐵盧,已經跌到2字頭。
曾經笑傲廣州二手市場的蘭亭盛薈,以4.5萬/平單價創貝殼有記錄以來的新低,用以前的首付,放到現在已經可以全款買下……
三年蒸發265萬,相當于日虧2400元!
當然了,價格穩健的小區不是沒有,但占比真的不多,起碼要比大家想象中的少。
雖然,廣州二手房價下探,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但4月以來的下跌幅度,明顯是加劇了。
與此同時,成交價格創新低的現象正在蔓延。
不僅僅是網紅盤、抄家比較多的次新盤在降價,就連一些“學鐵商”很硬的樓盤也是跌跌不休。
更慘的是,二手房價普跌勢頭可能很難止住。
02
被新盤砸崩 被時代拋棄
二手業主腹背受敵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判斷?
因為,廣州二手房大面積降價,已經不是之前的“以價換量”“買方市場”那么簡單了。
價值貶值,預期流通性降低,才是問題所在。
很簡單的道理——
同板塊的新盤,從公區設計用材、園林面積到戶型布局方方面面都碾壓二手房。
最卷的得房率,不跟超新規130%的比,就跟新規破100%的比,只有70~80%的二手房也是夠嗆。
說價格吧,新盤售價還很實在,有些甚至倒掛。
無論是比居住的舒適度,還是計算可使用面積的單價,大部分二手樓盤都干不過周邊新盤。
最虐的是,“好房子”的門檻頻頻抬高:
層高不得低于3米,采光隔音標準升級,住宅層數不得高于26層……
對于二手業主來說,這是招招致命,刀刀見血。
回想一下,以前沒有這些標準,房子好和壞的界限是相對模糊的,可以說是“各花入各眼。
而隨著上述參數提出,好標準高度統一,市場上“好房子”越來越多,“差房子”也逐漸顯現出來。
那么,哪些是“差房子”?
肯定是產品落后、失去競爭力的二手房了。
而在當下就已經被時代淘汰、被行業拋棄的二手房,想在未來吸引新一代購房者,就更難了。
可以預見,流通性和溢價空間都在打折。
對于買家而言,除非是想撿漏,或者著急入住/讀書以及板塊沒有新房,不然沒有理由首選二手。
反過來說,如果你的二手房旁邊不斷涌現新盤、新的宅地,在條件允許折騰的情況下,賣房后置換新房,不失為一個更高明的選擇。
注:1*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2*本文只供參照,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