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近日,俄羅斯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這場閱兵吸引了眾多國家領導人齊聚莫斯科,巴西總統盧拉也在受邀之列。然而,令人矚目的是,紅場閱兵結束后不到24小時,盧拉便馬不停蹄地乘坐專機從莫斯科直飛中國,開啟了為期五天的訪華之旅。
鐵路(資料圖)
據巴西規劃部長于5月9日透露,巴西正與中國就一項重大鐵路建設項目進行深入磋商。該項目計劃修建一條橫跨巴西與秘魯、全長約5000公里的鐵路。這條規劃中的鐵路,西起秘魯的錢凱港,一路向東連接巴西的阿克里州,最終抵達大西洋西岸的巴伊亞州。其工程規模堪稱巨大,要知道,2022年中國投入使用的鐵路為4100公里,其中高鐵2082公里,總耗資7109億,而這條鐵路的長度幾乎相當于中國一年鐵路修建里程的總和,建設難度可想而知。巴西之所以選擇與中國合作推進如此龐大的工程,正是看中了中國在鐵路建設領域積累的無可比擬的豐富經驗與強大實力。從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到技術研發、運營管理,中國在鐵路建設領域擁有全產業鏈優勢,能夠為項目提供全方位的堅實保障。
從巴西的視角來看,這條鐵路承載著其經濟騰飛的重要夢想。作為南美洲的重要經濟體,巴西的出口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受限于地處大西洋西岸的地理位置,巴西在與太平洋彼岸的中國開展貿易時面臨諸多不便。以巴西大港桑托斯港為例,其1/3的出口貨物要運往中國,需繞道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或者選擇更遠的好望角航線,途經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漫長的運輸距離不僅大幅增加了時間成本,還使得運輸費用居高不下。而一旦這條鐵路順利貫通,將極大地縮短巴西貨物運往中國的距離,有效為港口減輕壓力,同時帶動巴西全境的交通物流網絡實現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因此被視為改變巴西國運的“黃金通道”。
鐵路(資料圖)
對中國而言,這條鐵路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戰略意義。在當前的全球貿易格局中,巴拿馬運河作為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重要航道,對國際貿易的順暢運轉起著關鍵作用。但單一航道存在著潛在風險,無論是政治局勢的變化,還是自然災害的影響,都可能導致航道受阻,進而影響貿易的正常進行。而巴西至秘魯的鐵路若能建成,將成為中國在南美洲重要的戰略通道備份,進一步保障中國與南美洲國家的貿易往來,增強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話語權與抗風險能力。此外,秘魯的錢凱港作為中國在南美洲的重要布局,通過這條鐵路與巴西相連,有助于深化中國與南美洲國家的經濟合作,有力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在南美洲的落地生根。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規劃部長特貝特對該項目談成持樂觀態度,這份樂觀并非毫無根據。多年來,中巴在經貿、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諸多領域的合作成果豐碩,雙方建立了深厚的互信基礎。與此同時,巴西豐富的自然資源與龐大的市場需求,也為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鐵路(資料圖)
事實上,這并非中巴首次在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上探討合作。早 在2014年,巴西就曾提出兩洋鐵路計劃,旨在連接國內制造業中心與智利港口,中方也積極響應并參與探討。如今,此次規劃的鐵路項目可以看作是中巴在基礎設施合作領域的進一步深化與拓展。除了鐵路項目,中巴在其他領域的合作也在不斷推進。
例如,在能源領域,中國積極參與巴西正在進行的能源轉型,如巴西美麗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這是中國首個特高壓“走出去”項目,將電力從水電資源豐富的巴西北部輸送到南部,助力巴西的能源轉型和經濟發展 。在經貿領域,中國已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雙方在農業、工業制成品等領域的貿易往來頻繁。巴西的農產品,如大豆、牛肉等大量出口到中國,滿足了中國市場的需求;而中國的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等也在巴西市場頗受歡迎。在投資方面,中國企業對巴西的投資不斷增加,涉及多個領域,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