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真是想錢想瘋了!
連老人的辛苦錢都騙,簡直喪盡天良。
最近,一件夫妻倆家中合伙印制20萬假幣的事情登上熱搜,一千人因為他們的貪婪付出了慘痛代價。
2023年9月,江西撫州一處農貿市場里,眾多商販幾乎在同一時間內收到了面額不等的假幣。
一時間“假鈔事件”將農貿市場搞得人心惶惶,由于擔心再次被騙,商販們不約而同報了警。
接到報案的民警火速意識到事情的不簡單,在這里很可能存在一個假鈔制作團伙。
隨后,民警們開始在市區四處尋找線索。
不查不知道,原來不光是報案地有假鈔,臨川、東鄉、金溪這些地方也都有收到假錢的商販,人數竟然有一千多人。
合著專門坑這些賣菜的商販?
他們起早貪黑賣菜到最后竟然反而為他人做了嫁衣?
真是太可怕了!
警方隨后經過沒日沒夜的摸查,很快鎖定了有多次使用假幣的前科人員何某龍、徐某花夫婦,兩人也很快落網。
在兩人家中發現大量的假幣,以及作案工具。
以為在自己家“搗鼓”就能神不知鬼不覺?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只是假幣雖然“逼真”,但又是如何能騙過千人?
經過兩名罪犯的招認供出,兩人每次都會選擇客流量最大的農貿市場,通過賣菜找零的方式將假幣“花出”。
基本上,每天花費在300到3000,而且隨印隨花,不留假幣。
從視頻可以看出,徐某花先是將真幣給商販,驗過后謊稱自己有零錢將真幣拿回來。
然后在謊稱零錢不夠,替換假幣給商販。
商販以為自己拿到的是最開始驗過的真錢,但殊不知早就被嫌疑人掉了包。
就這樣一來一回的操作,騙走了許多人的血汗錢。
而在這些受害者里面,更多的是賣菜為生的老年人。
要知道,現在年輕人基本都在用電子支付,用現金的很少。
只有老年人因為不會使用手機支付還在使用現金。
而且他們大部分是沒有退休金的老年人,日常只能靠賣點自己種的菜維持生計。
賣菜的爺爺奶奶找下零,很可能幾天的勞作就白干了。
這對夫妻,他們知道假幣騙不了各銀行大商場小賣店,也騙不了老道的小商販,所以只能騙那些老實巴交的老年攤販。
這樣的人就應該重判,才能長記性!
不然老年商販的利益誰來保障?
不懲罰這個明天會有千千萬萬個。
畢竟近年來老年人被騙的案件不在少數。
去年泰和縣的孫某某,也是專門制作假幣前往鄉下菜市場,經過精心換裝,戴口罩等,一次次用假幣換取老人的辛苦錢。
可憐的老人辛苦一天,沒想到最后卻是滿心的希望破碎。
還有長沙的潘某豐,2020 年至 2022 年間,以經營老年公寓需周轉資金為由,偽造不動產產權證抵押,最終騙走檀老等7名老人 70 余萬元養老金。
老人們本以為自己生活出現轉機,沒想到自己以為的救命稻草,卻成了壓垮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還有近年來數不清的保健品詐騙案件,老年人似乎已經成為詐騙分子眼里的一塊“肥肉”。
他們對現代科技的匱乏也變成了有心之人鉆空子的機會。
而這些事,也把“老年人”的問題搬上平臺。
在農村,子女外出打工,老年人留守在家,因為對現代科技的不熟悉,他們只能選擇紙幣流通方式。
然而“老實”卻變成了他們成為獵物的理由。
但錯的不是他們,而是那些貪婪無底線的詐騙犯。
唯有從源頭上制止,對無底線的詐騙犯嚴懲不貸,對無依靠的老年人加以扶持。
只有讓這些人被抓、被罰的“傾家蕩產”,才能真正拯救那些被騙老人。
更何況,這次是我們的父母,誰知道會不會是下一個盯上的就是我們?
同時我們譴責騙子的殘忍時,或許更該追問。
是什么讓老年人屢屢被騙?
是晚年生活的不穩定?是與當代社會的脫節?還是整個社會對老年人的忽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