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淞滬會戰(zhàn)的尾聲,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在此激戰(zhàn)四晝夜,擊退日軍十余次瘋狂進攻。
危難之時,一個女童子軍竟冒著槍林彈雨,為八百壯士送來了一面國旗,極大鼓舞了戰(zhàn)士的精氣神。
他們?yōu)楹我獔允厮男袀}庫,這場戰(zhàn)斗是如何打的,最后結(jié)果如何?
那一名女童子軍是誰,為何又要冒險送國旗,又是怎樣送進去呢?
如果您想知道的,歡迎先點個關注。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而且一個月后,日軍對上海發(fā)起攻擊,攻陷我國大量防線和土地,迫使國民黨主力部隊撤退到蘇州河南岸。
當時我國向國際聯(lián)盟提出申訴,控訴日本的侵略行徑,但國聯(lián)并未直接采取行動,而是提議召開九國會議,以此討論中日之間的沖突。
對于11月召開的九國會議,蔣介石抱有極大期望,相信各國會支持中國的訴求,為此還計劃將淞滬戰(zhàn)場的情況帶到會議,以期獲得同情與支持。
因為蔣介石思想前后,決定讓第88師孫元良部隊留在閘北繼續(xù)戰(zhàn)斗,但孫元良并不支持這一決定,這是為什么呢?
當時他的部隊已經(jīng)堅守了兩個多月,士兵經(jīng)過六次補充,如今大多數(shù)都是新兵,缺乏獨立作戰(zhàn)的能力,因此他派人找到副司令官顧祝同匯報情況。
經(jīng)過討論批準后,孫元良最終讓謝晉元率領的1營固守,包括三個步兵連、一個機槍連、一個迫擊炮連,總計四百五十多人,以減少損失并吸引國際社會的注意。
為了制造更大的聲勢,對外宣稱有八百人,因此又被稱為八百壯士。
那么該去哪里守呢?
經(jīng)過對戰(zhàn)線考慮,他們決定在四行倉庫防御,這又是一個什么地方?
這個倉庫是四家銀行在上海的聯(lián)合儲備設施,采用鋼筋水泥結(jié)構,共五層且堅固高大,超過了周圍的所有建筑。
它坐落于蘇州河北岸,西邊和北邊被日軍控制,而東邊和南邊則屬于公共租界,宛如一個孤立的島嶼。
10月26日,謝晉元帶領部隊進駐四行倉庫,再次開始了抗戰(zhàn)堅守。
謝晉元指揮部隊,加固既有的防御設施,利用倉庫現(xiàn)有物資來構筑防御工事,用麻袋封堵大門,用牛皮封堵窗戶,并留出射擊孔。
到了第二天,日軍已經(jīng)逼近,并且飛機與地面部隊協(xié)同作戰(zhàn),炮火不斷轟炸四行倉庫,但幸好都被有效的防御軍事阻擋。
到了下午,日軍在坦克掩護下突破蔣警班防線,向四行倉庫大門發(fā)起猛攻,并且開始向倉庫墻根靠近,在西南角聚集七八十名日軍。
他們并不在壯士射擊范圍內(nèi),很容易就能炸破墻體突進來,這該如何是好?
就在危險關頭,樓頂機槍連的一名戰(zhàn)士站出來,身上捆滿了手榴彈,突然從倉庫樓頂跳下,躍入敵群中,拉燃了導火線。
隨著手榴彈的爆炸聲,二十多個日本兵倒下,而這名戰(zhàn)士也因此英勇犧牲,隨后又有數(shù)名戰(zhàn)士效仿,以命擊退敵人進攻。
經(jīng)過一天激戰(zhàn),日軍被迫撤退,可是他們猶不甘心,改變戰(zhàn)術并利用夜晚發(fā)動攻擊。
他們分成兩批,分別潛入倉庫和在墻角挖掘洞口,但幸好壯士早有防御,成功進行反擊,最終除了部分日軍逃脫外,其余均被消滅。
經(jīng)過這場激烈的戰(zhàn)斗,四行倉庫的自來水管遭到破壞,壯士不得不將污水儲存起來。
幸運的是,在與倉庫相鄰破房子里,他們發(fā)現(xiàn)一個自來水龍頭,便采取措施來利用。
就在此時,謝晉元頗為意外,接到了倉庫外投來的聯(lián)系電話,很快成功聯(lián)系上外界,并且經(jīng)過上套后,獲得了一件意外事物。
這一天晚上,眼看局勢焦灼,生死難料,謝晉元在訓話后,指示壯士寫下簡短遺書,并設法將其送出,以表明他們?yōu)閲柢|的決心。
此后不久,一個女童子軍成功進入倉庫,為壯士送來了國旗,還帶走了名單和遺書。
這個女童子軍正是楊惠敏,正是她送來的聯(lián)系方式,可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這戰(zhàn)火交加里,她又是怎么送國旗進來,在這個過程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楊惠敏來自江蘇鎮(zhèn)江,1937年剛從高中畢業(yè),便在美的糖果公司找到工作。
然而工廠因戰(zhàn)亂停產(chǎn),她便滿懷革命激情,加入中國童子軍戰(zhàn)時服務團,開始從事難民救助工作。
在10月26日晚,她成功說服英國士兵,進入蘇州河北岸的租界,并在中國工作人員的協(xié)助下,抵達了英軍堡壘。
在與英軍士兵交流時,楊惠敏意外地得知一件事,讓她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
原來有中國軍隊在四行倉庫堅守,他們正急需食物和彈藥,那她能夠做什么,才能夠幫助到他們?
天亮時分,她騎上自行車,獨自前往市商會尋找商會會長,但會長王曉籟對這名女童子軍帶來的消息持懷疑態(tài)度,那該如何證明呢?
楊惠敏沒放棄,在27日再次穿越新垃圾橋,抵達橋東的茶葉大樓,并在萬國商團俱樂部找到電話機管理員協(xié)助,成功修復四行倉庫的電話機。
又到了黎明時分,楊惠敏將市商會電話號碼包好,扔進四行倉庫,提醒孤軍打電話向市商會請求援助。
接到謝晉元電話后,王曉籟終于確信是真的,立即邀請楊惠敏,共同為他們送物資。
謝晉元當時提出,希望收到一面國旗鼓舞士氣,楊惠敏當時也提出,建議在四行倉庫懸掛國旗,以彰顯我軍的立場。
王曉籟對此表示支持,并迅速訂購一面十二尺見方的國旗,可這卻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
當時倉庫正激烈交戰(zhàn),國旗該怎么送過去,又該派誰送過去呢?
就在眾人猶豫時,楊惠敏主動承擔向孤軍送國旗的任務,于是將國旗藏在內(nèi)衣外層,外面穿上制服,在夜晚時分正式出發(fā)。
后來在楊惠敏的自述里,當她提到接近垃圾橋時,一名英國士兵攔住了她不許過去。
經(jīng)過她多次爭辯,最終獲得了士兵的同意,于是爬過了鐵絲網(wǎng),并匍匐穿過一堆堆沙包,渡游泳過了河水,經(jīng)過大約兩個小時的艱難前行,終于到達了四行倉庫。
她親手將國旗給謝晉元,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暗中將八百將士名單帶出去。
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當時楊惠敏是悄悄藏好國旗,與運送物資的車隊一同出發(fā),暗中將國旗交給謝晉元。
但無論是何說法,當次日清晨,四行倉庫上空飄揚著國旗,這極大地激勵戰(zhàn)士士氣。
國旗飄揚不倒,這卻惹怒了日軍,他們在10月29日,憤怒動用了飛機和坦克,試圖一舉消滅八百壯士,但未能成功。
當天下午,日軍乘坐武裝小艇,進入蘇州河繼續(xù)向西行進,試圖發(fā)動更激烈攻擊,不料卻被阻止了,這又是咋回事呢?
原來是英軍看到了,擔心戰(zhàn)火會蔓延到租界,于是出面干預,阻止了日軍的行動,最終導致日軍撤退。
到了10月30日,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達到高潮,日軍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攻占四行倉庫。
日軍封鎖倉庫與外界唯一的交通要道,并不斷使用平射炮和重迫擊炮進行攻擊,然而倉庫內(nèi)的孤軍仍然在堅持抵抗著。
激烈的交戰(zhàn)震天響,讓上海租界各方越來越不安,他們害怕戰(zhàn)火會蔓延,于是向中國政府施壓,還要求八百戰(zhàn)士撤退。
隨著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引起全球關注,蔣介石經(jīng)過考慮后批準撤退計劃,經(jīng)商議后決定由英軍提供掩護,讓孤軍盡快撤入租界,并乘坐英軍汽車前往滬西歸隊。
這一晚的凌晨,謝晉元接到命令,帶領士兵開始撤退,從而最終結(jié)束四行倉庫的戰(zhàn)斗。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日軍通過向租界施壓,竟然違反之前的協(xié)議,要求孤軍交出武器,那交還是不交呢?
最初孤軍拒絕交出武器,導致雙方陷入僵局,但最終為了大局考慮,壯士讓步并被送往膠州的一塊空地上,那里被鐵絲網(wǎng)圍住,由萬國商團的白俄士兵看守。
壯士被困在膠州路的孤軍營中,租界既不允許他們歸隊,也不接受日本的引渡要求。
盡管謝晉元不斷向租界請求釋放,但始終沒有得到任何回應,然而他并未放棄,帶領戰(zhàn)士在此修建設施保持鍛煉,始終保持高昂的斗志。
1937年11月,日軍對租界實施全面包圍,使得孤軍營成為了上海最后的抗日堡壘。
轉(zhuǎn)眼又是一年,孤軍營計劃懸掛國旗,以紀念八一三抗戰(zhàn)一周年,盡管租界極力阻撓,他們還是成功舉行升旗儀式。
租界試圖降下國旗并開槍傷人,但孤軍誓死捍衛(wèi)國旗,沖突最終導致四人死亡,謝晉元等人被挾持至外灘囚禁,最終在民眾抗議下才得以脫險。
1941年4月24日,汪偽國民政府因利益關系,派出四名特務在孤軍營實施暗殺,謝晉元就此犧牲,時年三十六歲。
得知謝晉元死訊后,上海民眾悲痛萬分,超過十萬人前往悼念,同年的五月,國民黨政府追封謝晉元為陸軍少將。
這一年年底,隨著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軍侵入孤軍營,將守軍押解至吳淞口進行囚禁,隨后將他們轉(zhuǎn)移,甚至送到西南太平洋的荒島上。
戰(zhàn)士被強迫勞動,許多人在重壓下不幸喪生,直到日本投降,幸存者才得以重見天日。
至于楊惠敏,當時她獻旗的英勇事跡迅速傳遍全國,后來輾轉(zhuǎn)抵達重慶后,受到了宋美齡和國民政府高層的接見。
此后楊惠敏四處宣傳抗日理念,成為抗戰(zhàn)宣傳的形象大使,并在1938年應邀參加美國紐約的世界青年和平大會。
1992年3月9日,楊惠敏因病去世,享壽七十八歲。
四行倉庫的戰(zhàn)斗中,八百壯士在淞滬戰(zhàn)場的不利局勢下,憑借頑強的抗戰(zhàn)精神和抵抗意志,堅守陣地四天四夜,鑄就了抗日戰(zhàn)爭中的一段傳奇。
他們以英勇和頑強,向世界展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誓死抗敵的決心和勇氣,這種戰(zhàn)斗精神將永遠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中,激勵著后人不斷前行。
聽到這兒,您有何感想,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參考資料:
【1】上海黨史與黨建.蔣明寶.《八百壯士:民族革命的典型》,2015年第9期。
【2】黨史縱橫.新偉.《浴血四行的背后——《歌八百壯士》何以蕩氣回腸》,2015年第1期。
【3】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抗戰(zhàn)·民族記憶“八百壯士”:孤軍血戰(zhàn)守四行》.2020-08-21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