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齊魯晚報
最近,“山東一考生為救發病同學錯過春季高考”一事,在輿論場上引發不少人的關注。據閃電新聞報道,5月10日早上,山東城市服務職業學院2022級學生姜昭鵬和同學于8點10分搭乘網約車前往考點,準備參加山東省職教高考。但在他上車1分鐘左右的時候,同行同學因突發心梗休克倒在姜昭鵬身上,并伴隨癲癇、心臟驟停等癥狀。在這一緊急時刻,姜昭鵬利用在學校專業課中學到的急救知識,對發病同學持續進行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雖然他的義舉挽救了同學的生命,但因為遲到而未能參加當天上午的語文考試。
絕大多數網民都認為,姜同學品質高尚,救人一命遠遠勝過一場考試的意義。正如他所言,“考試一次沒考還有下一次,但是同學的生命只有一次,錯過了就不會再重來”。但是,春季高考對一個普通考生來說,也是人生的重要時刻,錯過實在遺憾。
面對不少網友的關切和呼吁,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在5月14日發布消息:“當地教育招生考試單位和山東省城市服務技師學院核實情況屬實。經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將按照規定程序啟用春季高考語文科目副題,安排姜某參加考試?!?/p>
客觀而言,考試時間是硬性規定,一旦遲到,超過考場的規定時間,任何人以任何理由都不能進入考場??紙霾辉试S遲到的姜同學參加考試,也是遵守規則的表現,這并沒有錯。
與此同時,考試制度本身也應具有彈性和善意,是否可以讓具有正當理由的遲到考生“再考一次”,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特殊情況下啟動考試副題,并非沒有先例可循,突發自然災害是比較常見的因素。比如,2020年7月,因嚴重洪澇災害,教育部同意安徽歙縣高考啟用語文、數學科目副題進行考試。而這次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的回應,則是在以政策力量來鼓勵人性中的光輝與善良,這對在社會上弘揚見義勇為的精神,做好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如何兼顧考試管理的嚴肅性與靈活性,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若不能很好地協調這一關系,可能導致考試制度變得過于僵化、死板,或會讓一些人借機鉆了空子。結合實際情況,把握好“度”,是十分關鍵的。
因此,還需在剛柔并濟中提升考試的公平性。比如,“遲到不得入場”是不可更改的規則,考生無法準時到場,不論出于何種理由都不應再進場。但在事后,如果能確認許多考生都因不可抗力而遲到,或者個別考生因為見義勇為與應急救助而遲到,就理應開啟備用卷。
高考命題實施備用卷制度,為的就是盡可能化解考試的不可控因素。畢竟,類似的事情過去有過,未來恐怕也不會消失。而面對特殊情況,能在第一時間給見義勇為的年輕人送去溫暖與撫慰,便是以實際行動倡導善行義舉。
簡而言之,妥善解決好“特殊原因導致考試遲到”的問題,在保障考試公平性的前提下,體現了考試制度的溫情與善意。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