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湖南張家界永定區關門巖村發生一起火車撞人事故,致1人不幸身亡。圖/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據新京報報道,5月12日,湖南張家界永定區關門巖村發生一起火車撞人事故,致1人不幸身亡。事發地附近村民告訴記者,事發12日中午,死者在焦柳鐵路一處鐵路橋上被撞,“接近60歲的樣子”。
這起悲劇最讓人五味雜陳的地方在于,就在當天,針對“有媒體報道焦柳鐵路禾家村至張家界北區間宋家灣村路段多次發生人員橫越鐵路被火車撞致身亡的情況”,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公司張家界工務段做出回應,表示鐵路部門已決定對該區間實施防護柵欄封閉工程,預計今年6月份開始正式施工。
檢索發現,此次發生火車撞人事故的關門巖村,距離至少造成18人被撞身亡的宋家灣村,僅3公里左右。這般短距離的鐵路區間竟造成19人死亡,且最近的兩起事故相距僅一個月左右,如此高頻的悲劇無疑為這部分鐵路段的“高風險系數”,提供了一個個血淋淋的注腳。
接連發生的撞人事故提醒,包括防護柵欄在內的安全保障設施的完善不僅速度要快,更要舉一反三,盡力覆蓋更長的路段、對致命風險隱患“應堵盡堵”。
事實上,關于這方面的風險治理,是有明確要求的。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國鐵集團發布實施了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要求全路各部門各單位緊密圍繞“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全面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十大行動”。其中就包括,以除隱患治本,注重應用“技防、工程防”等手段,從源頭上消除由于重大風險管控措施缺失或執行不到位而形成的重大事故隱患,從根本上斬斷隱患管控不當升級為事故的鏈條。
很明顯,像焦柳鐵路這類穿村而過卻未增設必要防護措施,且已造成大量安全事故的“高危路段”,就是“治本攻堅”行動的重點對象。對此,鐵路部門或有必要樹立系統思維,在全國范圍開展縝密排查,真正以“生命至上”的態度和行動,從根本上堵住類似的風險漏洞。
從更大范圍來看,相關堵漏行動也不只是鐵路領域需要。2022年,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聯合印發《公路安全設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方案》,要求在2022年6月至2025年底前全面實施,其中就特別提出要重點提升國省干線公路穿城鎮路段的安全防護能力。
鐵路、公路等領域在設計、配套設施等方面留下的風險隱患,不少屬于歷史遺留問題,與過去標準滯后及社會出行需求的變化有關。但對風險隱患的縱容,就是對生命的輕忽。面對已暴露的安全漏洞,沒有理由不及時修補。這在當前社會發展階段,是推動基礎設施更新優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社會安全韌性的應有之義。
撰稿 / 楊末(媒體人)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