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家好,這里是閃電夜讀,我是廣饒融媒主播張梅,今晚與您分享遲子建的散文《一座城的生靈煙火》(節選)。
城市的生靈在黎明與黑夜之間,始終靜靜地唱著生命的歌謠。去年九月王蒙先生來黑龍江省政協,做關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專題報告,會后我陪先生一行游覽太陽島公園的濕地。由于去秋雨水大,濕地小路已成小河,電瓶車緩緩而行時,車轱轆都被淹了,感覺是乘船。車行不久,先見一只灰鶴從灌木叢飛起,像青衣拋出的一條華麗水袖,驚艷一車人,還沒等我們把視線從它身上轉移,又有一雙白鶴飛起,在車頭前方蹁躚起舞,大秀恩愛。王蒙先生慨嘆哈爾濱的生態環境太好了!我跟太陽島公園管委會的同志開玩笑,說這不是安排的“秀”吧。他不無驕傲地說,你想安排的話,這些野鳥誰又會聽你的呢!而這些涉禽類鳥——大自然的芭蕾舞演員們,很快被接下來的一條魚搶了風頭,一條寸長的銀色鯽魚,竟然從流水潺潺的路面,蹦上電瓶車!我們飛快拍下那條來到人群的魚,見它還擺著尾,趕緊擇了處豐澤的水面,把它放生了。
圖源/視覺中國
不期然現身的鶴,與躍上電瓶車的鯽魚,以及去年秋天我在臥室發現的紗窗外匍匐的一只蝙蝠,似乎抹去了我之前在塑膠跑道看到的死去的燕子時,所留下的心理陰影。哈爾濱的生態環境,確實得到了極大改善。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至純之境,似乎在那個時刻,從唐代曼妙地穿越到這座現代都城了。然而這種驕傲感沒維持多久,候鳥遷徙的季節,我看到一則新聞,有只東方白鸛在南遷途中,在哈爾濱的呼蘭區,倒掛在高壓線上,被解救后已經死亡,而它的腳部,疑似有盜獵分子布設的獵夾。一只戴著鐐銬追逐著溫暖的東方白鸛,命絕于人類泯滅的良知,沒有比這兒最深重的淵藪了!這太像我《候鳥的勇敢》的情節了,一只被盜獵者布設的超強力粘鳥膠所傷的東方白鸛,沒有趕上季節遷徙的步伐,它與留下陪它的伴侶,傷愈后南飛,但時令已過,雙雙殞命于暴風雪中。別說這是它們的命運,當人心向下時,人性的黑暗,會埋葬這世上最不該埋葬的生靈。這樣的埋葬多了,人類就岌岌可危了。
如果我們喪失了生靈的煙火,一座城就少了最動人的色彩。我們治理環境,更要拯救人心。只有生靈的煙火融入大地,一座城的人間煙火才是美的。
作者簡介:
遲子建,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北極村。中國女作家,2008年憑借《額爾古納河右岸》榮膺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是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主播簡介:
廣饒融媒主播張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