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瀚
陜西首富又換人了。
只不過這次,沒有煤老板的“資源神話”,也沒有互聯網的“燒錢故事”,而是一對只有211高校背景的教授夫婦。
近日,一條消息震動陜西商界。西北大學新任副校長范代娣夫婦,以440億身家登頂陜西首富,超越陜西前首富光伏巨頭李振國夫婦,成為該省近20年來首位非資源型首富,且這一數字遠超2024年胡潤百富榜中兩人245億元的財富估值。
這個身份反差強烈的新聞迅速刷屏,一位大學副校長家族,為何能坐擁近千億商業版圖?更令人驚嘆的是,其商業版圖橫跨“醫藥生物”與“航空航天”兩大硬核領域。
她和丈夫嚴建亞控制的巨子生物市值突破773億,旗下“可復美”成為醫美爆款;三角防務市值147億,為國產大飛機鍛造“鋼鐵脊梁”。而她的女兒嚴鈺博,29歲便躋身高管,手握CFA等金融證書,年薪從14萬躍至36萬。
盡管范代娣在4月出任西北大學副校長前,已陸續退出上市公司職務,但仍通過離岸信托架構間接持股。
借用評論區網友一句話那就是:太牛了,原來校領導是主業,首富才是副業。
01
美妝界的華為
范代娣的財富起點,是一瓶“膠原蛋白”。
那是她用基因工程技術合成的全球首款“類人膠原蛋白”。彼時,傳統膠原蛋白依賴動物提取,不僅成本高昂,還存在排異反應風險,而范代娣團隊通過重組DNA技術,讓微生物“代工”生產出與人體高度兼容的膠原蛋白,一舉填補行業空白。這一發明,不僅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關注,更為范代娣夫婦日后的商業成功埋下了伏筆。
這項技術,誕生于一間40平米的實驗室,設備是東拼西湊的二手貨,科研啟動資金僅有5000元,連發酵罐都是借來的。然而,正是這瓶實驗室產物,在25年后撐起了一個市值近千億的“醫美帝國”——巨子生物。
技術突破僅是第一步,商業化之路更為坎坷。2000年與丈夫嚴建亞共同創立巨子生物后,范代娣發現醫用敷料審批周期漫長,公司連續數年零收入,一度靠夫妻積蓄維持運轉。
轉機出現在2009年,當團隊攻克量產難題后,他們將技術轉向護膚領域,推出了“可麗金”品牌,主要功效為抗衰、皮膚保養及修護。2011年,又推出了械字號面膜品牌“可復美”,成為國內首款獲批二類械的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單片售價高達40元,是普通面膜的5倍。
這一決策,精準踩中中國醫美市場爆發期,借助“醫用級”概念和直播帶貨紅利,可復美在2024年狂攬45.4億元營收,占總收入的82%,其明星單品“膠原蛋白敷料”成本僅3.6元,售價卻達32.2元,毛利率直逼茅臺。“可復美”和“可麗金”兩大品牌為巨子生物貢獻了95%以上的收入,被稱為“美妝界的華為”。
2019年起,巨子生物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膠原蛋白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公司,全球產能最大。
2022年港交所上市后,巨子生物市值一度突破750億港元,范代娣夫婦通過家族信托持有56.5%股權,僅2024年分紅便超13億港元。如今,巨子生物的產品遍布全國,上千家醫院、藥房都在用,千萬患者受益。
盡管范代娣在2023年辭去公司職務、2024年底退出關聯企業三森實業,以“首席科學官”身份轉向西北大學副校長職位,但根據巨子生物最新股權披露,范代娣與丈夫嚴建亞仍通過家族信托(FY Family Trust)持有巨子生物約56%的股權,該信托架構自2022年上市前即已成立,并通過多層級股權安排實現對企業的控制。
此前招股書顯示,范代娣夫婦在IPO前,通過信托及關聯實體合計控制62.02%的投票權。
然而,這對學者夫妻的商業野心,遠不止于此。
02
為國產大飛機C919供貨
范代娣與嚴建亞的故事,始于西北大學。
她和丈夫,都是西北大學化工系出身,一個博士畢業后回校任教,一個本科畢業后留校任教。作為化工系的兩人因學術結緣,又因商業騰飛。
1984年,范代娣考入西北大學化學工程系,7年后留校攻讀碩士并南下華東理工攻讀博士,成為我國生物化工領域首位女博士。嚴建亞則于1988年本科畢業后直接留校任教,兩人因學術結緣,共同在西北大學簡陋的實驗室里埋下了商業帝國的種子。
與妻子范代娣的“醫美賽道”不同,嚴建亞的創業軌跡,則指向了更“硬核”的領域。
這位1988年本科畢業后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師,在1994年轉入西安高新區管委會的經歷,為其日后創立三角防務埋下伏筆。
2002年,他創立三角防務,專注航空鍛件制造,在西北大學化工系實驗室之外的戰場,打出了另一片天地,為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領域提供服務。
嚴建亞以化工背景,跨界攻堅航空鍛件制造,用數年時間突破“等溫精密鍛造”技術,將鈦合金鍛壓精度控制在0.02毫米,相當于頭發絲的四分之一,這項突破不僅讓國產大飛機C919的起落架系統70%鍛件實現自主供應,更推動公司建成國內首臺4萬噸模鍛液壓機,其技術被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資本市場用真金白銀投票,2019年創業板上市時,三角防務創下7輪融資,累計金額超9億元的紀錄,西安國資、朱雀投資等機構爭相入場。嚴建亞、范代娣夫婦通過直接、間接持股超20%,掌控著公司話語權。
隨著時間的推移,三角防務的技術優勢不斷轉化為市場競爭力。從2019年到2024年,三角防務的營收從相對較低的4.8億元迅猛增長到21.7億元,凈利潤也從1.2億大幅提升至5.3億,毛利率更是穩定保持在45%以上。
當前,公司市值基本穩定在143億元左右,其95%的產能利用率支撐著23億元軍工訂單,主要客戶涵蓋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發工業集團等國防龍頭企業,前五大客戶貢獻98%營收。憑借硬核技術,三角防務不僅成為商飛核心供應商,還成功打入波音787、空客A350的全球供應鏈。
其研發費用率雖低于國際同行水平,長期維持在3%,但其掌握的13項軍工專利已形成護城河。
03
學霸接班人年薪36萬
不同于傳統“富二代”的空降式接班。
30歲的女兒嚴鈺博,作為家族唯一繼承人,其履歷堪稱完美:多倫多大學雙學位、UCLA碩士、兩年考4個金融證書。可以說,她的成長路徑,從一開始就充滿了嚴格規劃和精心培養。
2018年從多倫多大學金融經濟學與統計學雙學位畢業后,她并未直接進入家族企業,而是選擇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應用經濟學碩士,2019-2021期間又密集考取了基金從業資格、董事會秘書資格等四項專業證書。
從海外名校的學術訓練,到資本市場的準入資質,每一步都精準踩在家族企業的戰略節點上。當同齡人還在投行或咨詢機構積累經驗時,她已具備連接學術研究與資本運作的雙重能力。
這種看似常規的職業準備背后,實則暗含家族對復合型接班人的長期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這位“學霸接班人”的職場起點,始于2018年碩士畢業后的“回家打工”。加入巨子生物后,她并未立即涉足核心業務,而是以“打工人”身份出任上市公司董秘,先從董事會秘書崗位切入,2023年才正式加入家族財富版圖的核心圈層,委任為執行董事及公司首席產品官。彼時,一度還引發外界對巨子生物“二代接班”的部分猜想。
真正讓外界側目的,是她在2024年的一系列動作。當家族持股的分紅達13億港元時,她放棄了單純的財務投資路徑,選擇以執行董事身份深入企業運營,年薪從初入時的14萬躍升至36萬。
這種“低薪高責”的安排,被業內人士解讀為家族企業傳承的典型策略,既通過實務崗位鍛煉能力,又避免過早暴露財富傳承意圖,引發輿論反彈。
作為范代娣夫婦的獨生女,嚴鈺博的特殊身份在工商信息中早有伏筆。
巨子生物上市招股書披露,其控股股東為注冊于英屬維爾京群島的Juzi Holding Limited,而該實體最終由FY Family Trust(范氏家族信托)全資持有。盡管嚴鈺博未直接出現在股東名單中,但信托條款通常會將直系親屬設為受益人,這意味著她實質上與市值878億元的上市公司產生強關聯。
這種“隱身式繼承”在A股市場并不罕見。據統計,A股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實控人家族采用信托架構進行代際規劃,既能規避遺產稅風險,又能保持控制權穩定。
更微妙的是權力交接的時序設計,2025年4月范代娣升任副校長前夕,嚴鈺博正式接任執行董事。當下,她或許既要承受“首富之女”的審視壓力,又需證明自己不是躺在家族功勞簿上的“幸運兒”。
眼下真正的考驗在于,當范代娣夫婦的商業版圖橫跨生物科技與軍工制造兩大高技術壁壘領域,獨生女能否駕馭這種復雜性?
未來,精英教育的賦能效應,究竟能持續多久,或許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