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停火協議剛達成,平靜只維持了48小時,克什米爾重燃炮火,焦點迅速轉向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當地分離武裝在極短時間內發動大量攻擊,并發出了配合印度軍隊聯合行動的明確威脅。
難道說巴基斯坦面對最大的敵人不是印度,而是來自于內部的印度強援?看清巴鐵當下正遭受著東西夾擊之后,中方必須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朱砂行動”
是幕后黑手,還是陽謀升級
世界的眼睛都盯著克什米爾,可真正的危機,往往在犄角旮旯里醞釀,巴基斯坦西部的俾路支省,地盤占了巴基斯坦近一半,人口卻不到一成,地下埋著七成天然氣和數不清的金礦。
這本該是巴基斯坦的錢袋子,可偏偏“資源詛咒”這四個字像魔咒一樣纏著俾路支,中央政府管得少,民生投入缺,加上民族矛盾的老問題,分離的念頭像野草一樣瘋長。
停火協議剛達成,俾路支的分離武裝搞了個大新聞,有消息傳出,48小時內,他們干了至少71票,端掉了巴軍51個據點,而且首次聲稱要“配合印度軍隊跨境夾擊”。
印度媒體報道截圖
無人機引路,自殺炸彈開道,游擊隊滲透,打哨所、情報站、后勤線,那叫一個精準,這水平,哪里還像地方叛亂,簡直是正規軍的套路,巴基斯坦不得不面對兩線作戰的滋味。
印度方面雖然口頭上宣稱“與我無關”,但許多跡象指向印度情報部門,特別是調查分析局,俾路支武裝自克格勃時代起就成為各方勢力利用的工具,如今印度也加入其中。
印度意圖肢解巴基斯坦,采取“慢性放血”策略,據稱一份泄露的“帕哈爾加姆假旗行動計劃”甚至詳細規劃了襲擊中巴經濟走廊的時間表,明顯旨在制造“出血點”。
俾路支武裝在巴基斯坦境內制造了多起襲擊
這幾年,俾路支武裝為何難以被鏟除,就是不知從哪遠遠不斷引進的軍事裝備,但有猜測說這和印度暗中支持有不小的關系。
如果這次“夾擊威脅”是真的,那印度可就不只是偷偷給錢那么簡單了,這是要親自下場,把克什米爾那套“低強度戰爭”復制到俾路支,玩得越來越大了。
除此之外,印度在克什米爾實控線壓上了大軍,蘇-30MKI戰斗機、重炮都拉上來了,一副要“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兇狠架勢,導致二十萬老百姓嚇得趕緊跑路。
更狠的還在后頭,印度單方面撕毀《印度河用水條約》,把杰納布河的水給掐了,俾路支省兩百萬人立馬沒水喝,對當地農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軍事高壓加上“生態戰”,不得不說,印度這一手夠狠,就是要把巴基斯坦往“內亂-干旱-饑荒”的死循環里推,從內部把它耗死。
巴基斯坦當然不能坐以待斃,趕緊派了幾千特種兵進山清剿,可老話說得好,光靠槍桿子,治不了根深蒂固的窮病和人心離散。
畢竟國際危機組織早就說了,想解決俾路支問題,得讓當地人分享到資源的好處,還得坐下來好好談談自治權的事兒,但這并不是一個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問題。
風暴眼中的戰略命門
俾路支一亂,中巴經濟走廊的“咽喉”就被掐住了,這條“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八成以上的攤子都鋪在俾路支省和信德省,大名鼎鼎的瓜達爾港,不偏不倚就在風暴中心。
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系密切,但我們需要保持警惕,雖然兩國簽訂了《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主要內容是反恐和經濟合作,并沒有類似北約第五條那樣的軍事同盟條約,即一方受攻擊另一方必須出兵相助。
但考慮到當前形勢,中國西部邊境地區距離克什米爾沖突區域較近,如果中國介入沖突,可能會直接與印度發生對抗,所以,中國的應對,特別小心,也特別關鍵。
一方面,接受巴鐵的請求,繼續給巴基斯坦加強軍事技術支持,天上飛的地上跑到,只要巴鐵有需求,都可以給與幫助,為的就是讓巴方自己能扛事兒。
另一方面,中國也得護著自家在瓜達爾港這些關鍵地方的產業和人,比如從吉布提基地調點力量過來,搞個“海陸空天”立體防護網,但行動范圍得嚴格控制,只保自家平安。
推動上合組織出面調停,再拉上伊朗、土耳其這些地區大國,建個“反恐情報共享圈”,想法子把外部勢力往俾路支武裝輸送人財物的黑道給斷了,這些都是中國應該琢磨的。
瓜達爾港
致命游戲
眼下這印巴對峙,危險程度已經破了好幾次紀錄了,印度在旁遮普邦堆了三個裝甲師,巴基斯坦針鋒相對,把“哈立德”主戰坦克也頂到邊境,兵力密度前所未有。
在這場“誰先眨眼誰就輸”的生死局里,擦槍走火的可能性蹭蹭往上漲,印度國產的反導系統,據說攔截成功率不到三成。
巴基斯坦的“沙欣-3”導彈,打出去也可能有幾百米的誤差,雙方都把神經繃得緊緊的,一點技術故障或者人為失誤,就可能滾雪球一樣鬧成無法挽回的核災難。
美西方國家這時候不怎么說話,甚至有點默許的意思,有人說這是給了印度一個“戰略冒險窗口期”,“印太事務助理國務卿”這位置空了半年多沒人管,也算是個旁證。。
印度媒體還在那兒做夢“半小時癱瘓巴基斯坦空軍基地”呢,他們可能忘了1971年那場戰爭的教訓,所謂的“輝煌勝利”,換來的是半個世紀的復仇火焰在南亞次大陸燒個沒完。
當今的印巴沖突,早就不光是搶地盤那么簡單了,里頭摻和著美印軍事同盟、中巴戰略合作、俾路支獨立運動,還有大國掰手腕的各種算計。
結語
歷史已經不止一次證明,戰爭永遠不會有勝利者,看看中巴經濟走廊沿線那些彈坑,看看克什米爾村莊被炮火炸爛的清真寺屋頂,看看藏在防空洞中那些孩子無助的眼神,這才是南亞地區更為真實、也更為沉重的現實。
如果始終無法看清戰爭的本質,那么,這條通往持久和平的路,注定又長又難走,不是嗎?
信息來源:
澎湃新聞2025-05-11《印巴開始互襲軍事目標,專家:風險增加,但仍待觀察》
杭州日報2025-05-12《襲擊印26個軍事目標、實施全面網絡攻擊!巴公布“銅墻鐵壁”行動細節,稱其從未主動要求停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