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賀晴
“造車,不僅是技術活,更是良心活!”“我們的理念一直都是投入很大,我們的膽子很小。我們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銀,投入了大量的最高級別工程師團隊,新技術開發很積極,但是上車我們小心再小心,反復試驗、反復驗證,所以奇瑞汽車總是‘起個大早,趕了晚集’,確保我們的新技術在上車的時候不要帶來新的風險。”在5月13日的奇瑞汽車安全之夜活動上,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回應了外界有關于奇瑞“起個大早、趕了晚集”的觀點。
圖片來源:奇瑞汽車
無獨有偶,在前段時間的一場訪談中,尹同躍表示,奇瑞做一個平臺一般要用 6 年時間,“在國內好多企業,成立也不到6年時間,它就能出來好多車,這個對我們來講是不太理解的”。
當前,汽車行業進入電動化、智能化時代,電池爆燃的風險、軟件的BUG、算法不成熟和激進使用等,使汽車安全面對著更加復雜的挑戰。
尹同躍在發布會現場表示。“安全必須與時俱進,奇瑞通過安全的設計、安全的冗余、安全的測試、安全的關懷讓用戶有更多的安全選擇。”
據悉,在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安全上,奇瑞電池管理系統使用10重安全設計,全維度測試5000條以上。“最近工信部發布了電動汽車的電池安全新國標,要求不起火、不爆炸。我覺得做得很及時,奇瑞的企業安全標準要比國標嚴苛得多,也全得多。”尹同躍稱。
在智能安全上,奇瑞依托獵鷹輔助駕駛大模型、億萬級全球數字場景與全維度軟件質量保障的綜合加持,可做到智能檢測、感知、識別與控制。
在尹同躍看來,奇瑞的安全是設計出來的。“我們從創新的源頭開始,不斷開展技術攻關,開發最新的安全技術,設計完善開發流程。我們在IPD開發流程中設計了各節點‘安全門’,不讓任何一個安全問題帶條件通過。”
現場碰撞測試。圖片來源:奇瑞汽車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還面臨著全球化的安全新課題。中國已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越來越多的中國車走出國門。面對千差萬別的海外環境、多元化的用戶需求,對車企的安全也提出了更多要求。這意味著,在產品“走出去”之前,必須提前做好法規開發、產品競爭力開發、適應性開發和差異性開發的“四個開發”。
尹同躍介紹,奇瑞的產品出口全球將近120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各種氣候、地理環境。“我們與全球所有的試驗場都有深度合作,高熱、極寒、多雨、荒漠……各種復雜路況全跑過,確保各國的法規標準、保險要求都能達到,特別是歐洲、美國等高法規、高標準市場更是我們必須拿下的。”
近期,“安全”成為車企討論的核心議題。上海車展上,賽力斯舉行了“賽力斯智能安全”的技術發布會;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20分鐘的演講提及了61次“安全”。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向時代財經表示:汽車有自身的特性,我們調查發現,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首要從來都是安全問題,所以某些意義上來說,安全就是汽車的底線。
此次發布會上,奇瑞汽車集中打出“安全牌”,或進一步搶占消費者心智從而提振銷量。2025年1-4月份,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820,785輛,同比增長15.3%;累計出口汽車343,203輛,保持中國汽車出口第一;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224,629輛,同比增長140.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