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銀河星耀8剛上市,就被奇瑞高管點名“爛車”,一場車企間的口水戰迅速席卷網絡。
雖然吉利高情商回應,奇瑞火速停職當事人,但這場高管言行失范引發的風波揭開了新能源市場白熱化競爭與全球化壓力的冰山一角。
從群聊失言到全網熱議
5月9日,吉利銀河星耀8上市,定價11.58-15.58萬元,瞄準中高端混動轎車。次日,奇瑞汽車營銷副總裁姚飛在584人的抖音“A9車主群”炮轟其“爛車一臺”“二排擠”“音響爛”。言論外泄,微博討論量破500萬,網友怒斥“沒格局”。姚飛當晚直播再提星耀8,隨后解散群聊、賬號設私密。微博上“奇瑞高管”話題熱度激增,輿論直指奇瑞品牌失信。
來源:短視頻平臺截圖
5月12日,吉利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回應:“已與奇瑞溝通,事件妥善處理,愿攜手推動中國汽車走向世界。”同日,奇瑞營銷總經理李學用宣布,姚飛言論“極不妥當”,已被停職并停止一切工作。
來源:社交平臺截圖
在輿論風波中,廣大網友眾說紛紜,有網友稱“姚飛是吉利集團和奇瑞集團之外的同業者派來奇瑞的商業間諜,此番發言一石二鳥,一可讓奇瑞集團蒙受‘惡性競爭’的罵名,二可讓吉利新車飽受質疑。”還有網友稱“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矛頭直指吉利汽車的質量問題。更有網友認為姚飛說的沒錯,吉利新車的確是“爛車一臺”,但奇瑞的汽車也同樣是“破銅爛鐵”。奇瑞和吉利在這一場由姚飛引發的風波中鬧了個“兩敗俱傷“的下場。
來源:短視頻平臺截圖
品牌與市場的雙重考驗
《財中社》注意到,風波核心是奇瑞風云A9與吉利銀河星耀8的正面競爭。星耀8車長超5米,配23揚聲器Flyme Sound、激光雷達,直指比亞迪漢DM-i。風云A9定位C級混動轎車,3月盲訂,預計5-6月上市,價格10萬元級。2024年,奇瑞新能源銷量58萬輛,增長232.7%;吉利銀河系列49萬輛,增長80%。兩車型目標中高端家庭用戶,價格重疊,競爭如刀鋒。
據中汽協數據,奇瑞2024年出口114.4萬輛,名列第一;吉利53.2萬輛,名列第五。全球貿易環境惡化,倒逼車企搶占國內市場。
姚飛言論重創奇瑞形象。2024年奇瑞銷量260萬輛,品牌好感度國產第二。事件后,微博上有用戶表示“對奇瑞信任下降”。吉利雖獲輿論支持,“爛車”標簽或拖累星耀8初期銷量。
事發后的首個交易日,吉利股價5月12日漲3.38%至18.98港元。標普2025年1月評級顯示,吉利汽車“BBB-”穩定,但高杠桿風險突出。
2024年底,吉利汽車資產負債率為59.71%。而據奇瑞港股IPO招股書申請稿,2024年前三季度,資產負債率為88.64%,資金壓力山大。同期,長城汽車(601633/02333)的資產負債率為62.16%,比亞迪(002594/01211)的資產負債率為77.8%。
行業反思:惡斗還是協同?
奇瑞董事長尹同躍曾呼吁“價值競爭”,吉利“臺州宣言”倡導協同。姚飛事件暴露奇瑞管理漏洞,缺乏高管社交媒體規范,吉利則展現危機公關能力。2024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超1200萬輛,占全球40.9%。內耗無益,車企需聚焦技術與出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5年倡議“良性競爭”。專家建議:建立高管言論規范,深化技術共享,如吉利與沃爾沃的平臺合作。微博上多數用戶支持“車企聯合出海”,反映民意向好。
姚飛風波不只是“個體失言”,而是國產車企競爭焦慮的一個出口。一個營銷副總裁在群聊中“開炮”,引爆的卻是整個行業的自我質疑。奇瑞管理層若不能正視品牌形象與組織紀律的“雙重破防”,即便技術領先也難贏得市場尊重;吉利雖暫得口碑紅利,若不能用產品自證清白,“高情商回應”終究是公關技巧而非護城河。內卷之下,中國車企到底是要“走出去”,還是“互咬到死”,真正的分水嶺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