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梵蒂岡迎來首位美籍教皇利奧十四世。這位原名羅伯特·普雷沃斯特的芝加哥人,因一次公開場合的簡短回應,意外掀起國際輿論波瀾。面對記者提問“對美國有何寄語”,他僅以“很多”一詞作答,隨后補上一句“愿上帝保佑你們”。這一瞬間的對話,迅速成為社交媒體熱議焦點,甚至被解讀為對前總統特朗普的隱晦批評。
事件發生于教皇在梵蒂岡廣場與公眾互動期間。美國新聞頻道記者羅伯特·謝爾曼拋出問題時,教皇的回應簡短得令人意外。盡管后續補充了祝福語,但“很多”一詞引發諸多猜測。有網友認為這是對特朗普政府的諷刺,因利奧十四世此前多次通過社交媒體批評其移民政策。2025年4月,他曾轉發譴責驅逐薩爾瓦多移民家庭的推文,質問當局“是否看不見苦難”;更早的2018年,他公開反對“將兒童與父母分離并關押”的政策,稱其“違背基督教精神”。
教皇的移民立場與其個人經歷密切相關。盡管出生于美國,他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在秘魯度過,并于2014年歸化成為秘魯公民。當選后的首次全球講話中,他特意使用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卻避用母語英語,這一細節被解讀為淡化美國身份的姿態。現場民眾高呼“利奧”時,不少人仍難掩驚訝——畢竟這是羅馬教廷1300年來首次由美國人擔任最高領袖。
輿論場呈現兩極分化。部分保守派網民質疑教皇“過于進步”,有人諷刺“希望這位教皇別被‘覺醒文化’污染”;自由派支持者則稱贊其“神圣的回擊”。特朗普與共和黨參議員J.D.萬斯雖曾遭教皇批評,仍迅速發出賀電。特朗普稱這是“國家的巨大榮譽”,萬斯則期待教皇“領導教會的成功工作”。
作為教廷改革派代表,利奧十四世被視為延續方濟各教皇路線的接班人。樞機主教會議選舉時,他因“最不美國化的美籍候選人”身份脫穎而出。這種微妙定位,使其既能代表美洲天主教群體的聲音,又保持與北美政治的距離。分析人士指出,教皇未來如何處理美梵關系,將成為觀察其執政風格的重要窗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