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大中赫鋰礦項目現場傳來捷報,由中鐵裝備與大中礦業聯合研制的“龍源號”礦用硬巖掘進機(中鐵1103號)圓滿完成掘進任務,標志著湖南臨武雞腳山鋰礦運輸巷道實現全線貫通。此次貫通不僅是我國非煤礦巷道開拓裝備智能化及工法變革的重大突破,更為非煤礦用TBM技術發展樹立了全新標桿。
"龍源號"TBM作為國內首臺專為鋰礦開發量身打造的"采礦利器",設備開挖直徑6.3米,全長155米,承擔湖南大中赫鋰礦項目7.3千米運輸巷道掘進任務,且全程為上坡掘進,線路綜合坡度約5.7%,設計最大埋深達到558米,需穿越斷層破碎帶、高壓涌水區等高風險地層,施工難度極大。為有效應對運輸巷道長距離、高落差、大坡度等施工難題,中鐵裝備為"龍源號"TBM搭載了高性能破巖刀盤,配置了高效錨桿鉆機、噴漿及物料運輸系統、連續出渣皮帶機等,可實現“掘、護、運”全機械化連續作業,效率較傳統鉆爆法提升十倍以上。
"龍源號"TBM自2024年4月始發以來,以突破性表現創下國內礦用TBM獨頭掘進距離最長、日進尺、月進尺、平均月進尺最高紀錄。2024年9至11月,“龍源號”TBM累計進尺突破3000米,9月單月掘進達1186米。這一成績的取得,源于中鐵裝備與大中礦業的創新協作模式,雙方通過24小時動態協調機制,在設備維護、參數優化、支護強化等關鍵領域實現精準對接,通過優化換步量、提升循環率、加快推進速度等系統性改進,設備的掘進效率顯著提升,為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智能施工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中鐵裝備的研制一大批非煤礦用TBM,已成功應用于國內多個礦山項目,如江銅銀珠山鉛鋅礦、西鞍山鐵礦、多寶山銅礦、大中赫鋰礦、宜安聯合實業麻坪磷礦、三山島金礦等,這些項目的成功實施,進一步引領著資源開發朝著安全、高效、智能化的方向大步邁進。
未來,中鐵裝備將持續深化盾構/TBM及專用設備技術的轉化應用,著力研發適配深地開采、極硬巖地質的無人化裝備,助力提升鋰礦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效能,推動鋰產業實現綠色循環發展,為我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中鐵裝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