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長沙5月14日電 民生無小事,湖南省安仁縣以“小切口”破題民生關切,聚焦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將監督觸角延伸至田間地頭、校園餐桌、市場秤臺、鄉村車間和特色產業一線,用一樁樁實事的解決、一項項機制的完善,讓群眾真切感受到監督力量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手機變“砝碼”:精準計量護好“菜籃子”
在紅太陽商貿城,市民王大姐舉著貼有重量標簽的手機笑道:“這下不怕‘鬼秤’了!”針對市場缺斤短兩頑疾,安仁縣紀委監委推動市場監管部門創新開展“手機變砝碼”行動,為千余部手機貼上精準計量標識。同時成立專項督查組,以“四不兩直”方式突擊檢查農貿市場,查處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線索9件,立案29人。小小手機砝碼,稱出的是公平,托起的是民心。
陪餐監督:舌尖安全有了“守護人”
“今天的粉蒸肉真香!”安仁一中食堂里,學生周安迪與前來陪餐的紀檢監察干部邊吃邊聊。今年4月起,安仁縣紀委監委啟動“陪餐監督”行動,紀檢監察干部們每周走進校園,與學生同吃一餐飯、共話一席談。通過全程體驗取餐流程、檢查后廚衛生、收集學生意見,推動解決餐具消毒不達標、就餐環境待改進等問題62個。一套“監督-交辦-整改-反饋”的閉環機制,讓校園餐既暖胃又暖心。
車間建村頭:監督助力顧家掙錢兩不誤
走進永樂江鎮皓浩電子車間,60余名工人正熟練組裝產品。“政策獎補到位,培訓送技上門,生產線運轉很好!”經理張麗娥的感慨,折射出紀委監委監督護航的成效。聚焦151家就業幫扶車間的政策落實,縣紀委監委嚴查補貼發放、用工培訓等環節,推動職能部門開展技術培訓300余期,輸送勞動力4173人,其中脫貧群眾732人。村民周源蘭邊干活邊說道:“家門口上班,顧家掙錢兩不誤,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枳殼變“金果”:監督澆灌特色產業鏈
承坪鄉雙溪村的千畝枳殼基地里,村支書李外華望著長勢喜人的果樹滿臉笑容。數月前,干旱導致果樹萎蔫,安仁縣紀委監委立即督促氣象部門定制《氣象與中藥材生產》服務專報,協調完善水電設施。通過“室組地”聯動監督,推動建立“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引進深加工企業7家,打造出年產值超9億元的枳殼產業鏈。這顆昔日味道苦澀的“苦果”,如今已成增收富民的“金果”。
巡察引來“及時雨”:電排升級解春耕之渴
“水流終于通了!”站在煥然一新的電排房前,安平鎮樟橋村村民陳某難掩激動。今年3月,安仁縣委巡察組走訪時發現,當地新裝的7.5千瓦電排因設計缺陷導致300余畝農田灌溉告急。巡察組當即啟動“立行立改”機制,聯合縣農業產業發展中心迅速制定整改方案,僅用一周時間將電排升級為18.5千瓦。如今,潭里江的清水源源不斷涌入農田,5個村民小組的春耕用水難題迎刃而解。“群眾盼的事就是巡察要干的事”,安仁縣委巡察辦負責人的承諾化作田間奔涌的甘霖。
從一餐飯、一片田、一座廠到一條產業鏈,安仁縣以監督之力從“小切口”破題民生關切,做實縣域發展“大文章”。“我們將繼續緊盯群眾所急所盼,讓監督成果真正轉化為惠民甘霖。”安仁縣紀委監委負責人的話語鏗鏘有力。(譚利炳 譚虹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