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
5月10日早上,山東省城市服務技師學院考生姜某在與同學乘車赴考點途中,因搶救并護送突發心梗的同學就醫耽誤參加首場語文考試。5月14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公告:經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將按照規定程序啟用春季高考語文科目副題,安排姜某參加考試。據悉,山東煙臺市已向姜某、王某頒發“煙臺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證書并給予現金獎勵。
眾所周知,為了公平起見,無論是高考還是其他重大考試都是一次性考試,各地考試時間、試卷都是統一的,基本沒有特例。然而,山東有關方面此次卻打破先例,為這個見義勇為的男生安排補考機會,彰顯了制度的溫度與價值堅守。此舉不僅是對姜某見義勇為的另一種褒獎,也是教育考試走向人性化、靈活化的一次嘗試。
實際上,放眼全國,這并不是高考首次為特殊學生破例。據報道,2014年,為救人錯過高考的兩位“奪刀少年”,在身體康復后,教育部門為他們組織了單獨考試。這兩個案例均表明,教育考試制度并非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樣死板,在特殊情況下是可以破例的。“考試一次沒考還有下一次,但是同學的生命只有一次。”為見義勇為的考生安排補考,在遵守考試公平的前提下,能夠進一步保障個體權益,釋放出對善良的呵護與對正義之舉的追求。
從生命至上的角度出發,沒有什么考試能比救人一命更重要。在救人和參加考試的抉擇中,見義勇為者往往來不及權衡利弊,而是憑借一腔熱血行事。考慮到存在這樣的特殊情況,我們的教育考試制度有必要為意外情況預留補考機會。如果能針對特殊情況下的補考有更多制度性的設計,那么在不影響考試公平的情況下,就能激勵更多見義勇為者,釋放出更多社會正能量。
目前,各地高考都有副卷,也叫備用卷,是專門為防止在高考正常試卷出現泄露等緊急情況下準備的預備考卷,與原始正卷的難度一樣、題型一樣。啟用副卷為見義勇為考生提供補考機會,也是對副卷的一次靈活使用。在此基礎上,有必要針對特殊考生建立更為規范的備考制度。首先,明確哪些學生在什么情況下能夠獲得“特殊延誤補考”的資格。比如,因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災害、突發疾病、見義勇為等)導致考試延誤的考生,都應被納入考慮范圍。其次,制定詳細的申請流程和審核標準,確保制度的公平、公正、公開。一旦出現類似情況,自動啟動補考機制,避免倉皇應對。
安排見義勇為的考生補考,不僅是對考生權益的保障,更是教育公平和人性化的體現。考試制度雖然強調公平公正,但在特殊情況下,也應該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包容性。在維護考試公平的同時,能夠兼顧考生的人性化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看似是一次普通的補考,卻承載著教育的溫度。
供圖/視覺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