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唐滅西突厥之戰是指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派遣右屯衛將軍蘇定方率大唐軍隊攻滅西突厥汗國的戰爭。
經此一戰,大唐不僅奪回數百年失控的西域,保障絲綢之路暢通,而且成功將勢力滲透至中亞(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這也是自漢朝大一統中央帝國以來,中原王朝疆域勢力擴張之極。
唐朝與西突厥恩怨已久
說起西突厥汗國的歷史,還要追溯到它的前身突厥汗國身上。
突厥本是柔然汗國的漠北地區附屬部落,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擴張,于六世紀中葉取代柔然,成為漠北草原首屈一指的強大奴隸制政權。
最盛時疆域東至遼海(遼河上游),西瀕里海,北至北海(今貝加爾湖),南臨阿姆河南(帕米爾高原、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一帶),同時突厥仗著強大的騎兵,趁中原內亂之際屢次南下侵擾。
不過所謂“幸福來得太突然”,突厥上層統治階層內部很快為了利益發生矛盾,此時隋文帝楊堅結束北方亂世,建立隋帝國,利用突厥內部矛盾加以挑撥。
公元583年,突厥分裂為東西兩大突厥汗國,以阿爾泰山脈為界劃分疆界,彼此對立。
由于東突厥占據漠南廣大草原,物質實力和人口規模遠超西突厥,在地緣政治角力中占據優勢地位。
唐朝初立后,采取遠交近攻策略,聯合西突厥夾擊東突厥。
與此同時,西突厥趁機擴張勢力,控制西域各國。最強盛時期建立起東起敦煌,西進里海的強大帝國,汗庭遷到石國(今烏茲別克塔什干)北面的千泉。
不過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629年,東突厥汗國被唐朝名將李靖滅亡,西突厥和唐朝共同的敵人從此消失。
大唐帝國在李世民的領導下,國力蒸蒸日上,其勢力急速向北向西擴張。
公元640年,李世民命侯君集攻滅高昌,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設安西都護府,任命郭孝恪為都護,唐軍數千人駐扎于此。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意味著大唐勢力重返西域。而西域作為西突厥的傳統地盤,不可避免的產生利益摩擦。
648年,郭孝恪擊敗龜茲,把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今新疆庫車縣)。
在此期間,唐軍不斷擊敗西突厥軍隊,西域和中亞國家開始逐漸擺脫西突厥,轉而向大唐稱臣。
西突厥與大唐的關系日漸緊張,雙方的較量與沖突已不可避免。
決戰中亞,大唐猛將蘇定方跨越雪山千里破敵
649年,唐高宗李治繼位,此時的大唐經過20余年的貞觀之治,國力強盛,四夷賓服,唯有東北的高句麗和西北的西突厥尚未臣服。
李治即位之初能夠選賢用能,勵精圖治,這段時期被后世稱嘆為貞觀遺風。同時李治繼承了父親尚武進取的精神。
655年,李治命右屯衛大將軍程知節為蔥山道(今疏勒西南)行軍大總管,征討西突厥,程知節一度攻打至鷹娑川(今新疆伊寧境內)一帶。
在此后兩年多時間里,唐軍與西突厥交鋒三次,斬三萬余騎,不過唐軍內部傾軋,雖有重大戰果,卻始終未取得全勝。
657年初,李治命右屯衛將軍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總管,發唐兵及回紇騎兵萬余人,從北道進擊西突厥沙缽羅可汗。
又遣原西突厥酋長、右衛大將軍阿史那彌射為流沙道安撫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舊部,以為策應,兩路大軍同時向西域進軍。
經過數月長途跋涉,蘇定方率北路唐軍主力穿越浩瀚沙漠,一路恩威并施,鎮壓敢于反抗的部族,對臣服者予以賞賜。
后來,蘇定方在曳咥河(今額爾齊斯河上游)西與沙缽羅可汗率領的西突厥軍隊相遇,西突厥率十萬軍隊迎戰,蘇定方只有五萬人。
不過蘇定方并未慌亂,他將軍隊分為兩部分,一萬名軍隊手持長矛,依托河谷有利地形擺陣,自己則率騎兵主力埋伏。
沙缽羅可汗見唐軍兵少,產生輕敵心理,發起進攻,突厥騎兵依仗機動優勢發起沖鋒,結果連沖三次都被唐軍重甲長矛擋了回去。
要知道騎兵對陣步兵有著先天優勢,何況是數倍兵力于敵手,結果自己損失慘重,未能撼動分毫。
蘇定方則看準時機,趁敵軍疲憊之際,從敵側后反擊,一舉沖垮突厥騎兵,沙缽羅可汗被迫下令撤退。
蘇定方乘勝追擊三十里,斬殺數萬人,沙缽羅僅率數百騎西遁。
此后,蘇定方指揮唐軍繼續追擊,但時值冬季,突降風雪,地上積雪達兩尺多厚。眾將士請示雪停再行。
但蘇定方不以為意,他認為沙缽羅以為雪深,必存僥幸心理,急追之必可大獲全勝,絕不能給敵人以喘息之機,指揮將士繼續踏雪追擊,晝夜兼程,向西追擊。
另一邊,唐朝南路軍擊敗依附西突厥的小部落,得以與蘇定方會合。
沙缽羅可汗以為高寒氣候和鵝毛大雪會阻擋中原士兵前進的腳步,遂不加防備,沉迷打獵,畢竟從來也沒有漢人士兵涉足過這么遠的地方。
但蘇定方和大唐軍隊的強悍斗志打了突厥人一個措手不及,蘇定方長驅數百里,奇跡般翻越雪山,直抵金牙山(今烏茲別克共和國塔什干東北),如神兵突降般直撲沙缽羅牙帳。
結果沒有任何防備的突厥軍隊被打得大敗,數萬人當了俘虜。沙缽羅可汗攜其家眷逃往石國(今烏茲別克共和國塔什干一帶)。
石國國王懾于大唐軍威,押解沙缽羅送給唐軍,至此西突厥宣告滅亡。657年十二月,唐設昆陵、濛池二都護府,分統原西突厥十姓各部。
此戰,蘇定方實行分化和重點打擊相結合的方略,設伏反擊,窮追猛打,連續作戰,終獲大勝。
西突厥被平定意味西域至中亞的地盤歸大唐所有,中原帝國疆域達到極致。
從長遠來看,唐滅西突厥之戰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增強東西方的經貿文化的交流,為開元大唐盛世奠定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