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圈大戲多,最近這段時間,車圈依舊是沒有消停一點。
從稍早之前“華為車”阿維塔12風阻系數被質疑,到最近小米SU7 Ultra碳纖維“挖孔”車前蓋“翻車”,風阻系數似乎正在成為“智駕”之后,又一個被質疑的營銷參數。
而在阿維塔直播測評以證清白,以及質疑此事的博主@蘇黎世貝勒爺 發布道歉視頻后,這場風波依然沒有徹底平息。
5月13日,@阿維塔科技法務部 發文稱,@蘇黎世貝勒爺 發布的所謂道歉視頻中,斷章取義,偷換概念,蓄意制造輿論混淆,進一步誤導公眾對測試結果和阿維塔產品的認知,對其品牌形象造成進一步侵害,已依法對其提起民事訴訟,并索賠1000萬的經濟與商譽損失。
另一邊,這場車圈關于“風阻系數”的風波也引起網友的反思:近些年車圈的營銷,似乎已經偏離用戶,逐漸沉迷于炫耀自己的技術了。但對于普通用戶,真的需要一輛風阻系數這么低的車嗎?
阿維塔“風阻系數”被質疑,馬斯克都來吃瓜
一條視頻,讓汽車的“風阻系數”成為車圈內外關注和議論的焦點。
5月2日,汽車博主@蘇黎世貝勒爺 發布視頻,稱自己自費在中汽研風洞實驗室測試的自購車型風阻系數高達0.28Cd,和其官方宣傳資料的0.21Cd相差了0.07Cd,他還直言“這個成績只有20年前燃油車的水平。”
雖然視頻中logo被打上了碼,但從外形和細節不難看出是2023年發布的阿維塔12。
被明晃晃點名DISS,阿維塔這能忍?
視頻發布第二天,阿維塔科技法務部就發微博回應:信息完全失實,產品技術參數均以官方發布為準,望周知。隨后,阿維塔還宣布,要對阿維塔12進行公開風洞測試,并邀請公眾監督。
但這時候,行業外對這個瓜的關注其實并沒有特別大。真正讓瓜爆的,其實是遠在阿美莉卡的馬斯克。
這場風阻大戰悄悄傳出了海外,馬斯克在X上轉發了博主的測試視頻,直接讓這場風阻大戰在國內的輿情直接爆炸。其中不乏一些負面的“老鼠屎論”。
5月9日,阿維塔直接借機變危機為時機,搞上“中汽研權威實測、公證處現場公證、央媒直播”的“權威三件套”,現場測試證實,阿維塔12風阻系數僅為Cd:0.217。
但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
5月12日,阿維塔科技法務部給博主@蘇黎世貝勒爺 發出律師函,要求其刪除所發布針對阿維塔不實言論的文章和視頻,并就侵犯阿維塔名譽權的新聞,發布道歉聲明。
值得注意的是,阿維塔測試結束當天,@蘇黎世貝勒爺 就發視頻表示,直播測試完美印證了其之前的內容,努力沒有白費。并強調,自己的結果并未造假。看這個架勢,還以為是打算和阿維塔硬剛到底。
但萬萬沒想到,5月12日下午,博主就滑跪道歉了。
本以為隨著博主的道歉,這件事就徹底劃上了句號。沒想到,5月13日下午,阿維塔發文稱,“蘇黎世貝勒爺”的道歉視頻中存在斷章取義、偷換概念,已正式對其提起民事訴訟,并索賠1000萬的經濟與商譽損失。
雙方的糾紛沒有就此消停,車圈“風阻系數”的輿情也還在持續。在阿維塔風阻系數遭到質疑后,多家車企陸續發布有關風阻測試的視頻,比如LOTUS、比亞迪。
一個質疑儼然轉變成一場中國車圈的“風阻大戰”。這也引起網友的反思:近些年車圈的營銷,似乎已經偏離用戶,沉迷于炫耀自己的技術了。但對于普通用戶,真的需要一輛能飆車的賽車嗎?
風阻系數成為車圈炫技“潮流”
經常跑步或騎自行車的朋友就知道,除了上下坡,風是行駛路上最大的勁敵。順風助力,逆風就變得相當吃力。
開車也一樣。風阻系數越低,克服空氣阻力所需的能量越少,燃油車會更省油,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則會顯著提升。據長安汽車研究院研究數據,常規場景下,風阻系數每降低0.01Cd可以提升純電動汽車約1%-2%的續航。
對抗風阻,成為多年來全球汽車設計師前赴后繼,一直追求的事。低風阻系數需要復雜的車身設計,如流線型輪廓、隱藏式門把手、平整底盤、主動式進氣格柵等,體現車企的技術實力。
通常情況下,跑車的風阻系數最低,在0.21~0.25Cd范圍內;普通轎車次之,0.26~0.30Cd;SUV和MPV在0.30~0.40Cd;卡車和巴士最大,在0.50~0.90Cd之間。
但在此前,除了部分超跑,一般車企們的宣傳通常并沒有著重提到風阻系數,將此作為賣點。因為,普通用戶通常不會考慮風阻系數,更在乎質量、性能等體驗,畢竟,普通人買車還是作為個人或家庭交通工具,而不是真的想飆車。
那為何,如今風阻系數卻成為與新能源車科技含量高低的關聯參數,成為車企營銷的必要參數?
“萬惡之源”就是特斯拉。
2021年Model S迭代后,極低的風阻系數,成為該車型宣傳海報的營銷賣點之一:整車的空氣動力學效能從0.24Cd降至0.208Cd,超越了當時任何一款量產車。這也提升了風阻系數對新能源車科技感、車企形象度的分量。
這之后,車企們開始了“風阻”競賽。比如奔馳EQS宣稱其風阻系數0.20Cd、小米SU7宣稱全球量產車最低風阻0.195Cd、昊鉑GT風阻系數0.197Cd等。而在近年來的一些概念車中,對低風阻的比拼已經進入到0.14Cd左右,比如奔馳EQXX概念車風阻系數0.17Cd、奇瑞低風阻概念車風阻系數0.168Cd、廣汽ENO.146概念車風阻系數0.146Cd等等。
但吊詭的是,近幾年車企度對新車風阻系數的檢測次數,卻較7年前明顯變少,僅測1組風阻測試的車企也很多。
這其中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測試成本。新能源車時代,新車的推出節奏遠比燃油車要快得多,而風阻系數測試,一小時的成本就高達3萬。比如,智己 L7 為例,當時研發就吹了足足150?小時風洞,僅這項成本就達到了 450?萬元。
在新能源汽車企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反復驗證風阻系數,無疑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
再來看阿維塔12,據官方宣傳,其全車的空氣動力學優化高達26項,包括了大家吐槽比較多的電子外后視鏡、封閉式輪轂,還有車頭下壓、車尾上翹的溜背低趴造型。在這一長串的空氣動氣學優化,最終匯聚為一個數據:風阻系數0.217Cd。
這個數據背后,是阿維塔的巨大研發成本。據悉,阿維塔12是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空氣動力學分會高級顧問專家孫絡典,退休前參與的最后一個項目。如此權威人士的加入,可想而知阿維塔砸了多少錢。
“全村的希望”
如此來看,阿維塔“炸毛”的原因就很明顯了。
前不久,阿維塔剛公布了月銷量,4月,阿維塔銷售達到11681輛,同比增長122.6%,創歷史新高。3-4月,公司銷量連續破萬。
2025年,阿維塔的銷量目標是22萬輛,相較去年73606輛直接漲了兩倍多,要達到這個目標,基本要月均銷售兩萬輛。
雖然3~4月銷量破萬,但距離22萬輛年目標,壓力依舊不小。
而與此同時,阿維塔的虧損也在持續擴大。
長安汽車年報顯示,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2024年營收為153.5億元,虧損40.2億元。從2022年8月正式開始交付以來,阿維塔三年累計虧損97.3億元。
長安汽車也對阿維塔寄予厚望,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不止一次強調,阿維塔承載了長安汽車品牌向上的使命。
據了解,長安汽車新能源主要以阿維塔、深藍、長安啟源三大品牌為依托。其中,阿維塔主要占位新豪華高端情感智能電動市場,深藍持續面向“年輕態”用戶,長安啟源聚焦主流新能源市場新主流家庭型用戶。
從這一點來看,阿維塔頗有些長安汽車高端化“全村希望”的意味。
長安汽車也在用實際行動,證實這一點。2024年,長安汽車掏出45.5億元給阿維塔,要知道去年長安汽車的凈利潤也才73.12億元,相當于一口氣拿出了六成凈利潤給阿維塔。
而在這筆超110億元的融資中,長安汽車無疑是大頭。
承載如此大的厚望,阿維塔的選擇是,繼續抱緊華為大腿,以115億元獲得華為引望10%股權。
背靠長安、寧德時代、華為的阿維塔,應該是最早的“華為車”之一。但在HI模式合作下背靠這三大后臺,并沒有讓阿維塔就此一飛沖天,反而成為牽制住阿維塔發展的繩索,困頓中前行的阿維塔,依舊是走上了新勢力們虧損持續擴大的老路。反觀以鴻蒙智行模式抱上華為大腿的賽力斯,如今已經開始走向了盈利的道路。
這次斥巨資緊抱華為大腿,是長安汽車的一場押注。尤其是今年,央企汽車板塊的大震蕩,今年2月9日,東風集團和兵裝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均發布公告稱,母公司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其中,兵裝集團的汽車業務就包括長安汽車。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次的“風阻系數”事件如果不能徹底平息,扭轉消費者心中的形象,阿維塔后續的銷量勢必會受到影響。且不說能不能實現年銷售目標,更關鍵是恐怕也不能證明自己實力,繼續主導自己的命運。
營銷逐漸偏離群眾需求
除了阿維塔,前幾天小米SU7 Ultra陷入爭議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除了其宣傳的散熱功能之外,也影響著車輛的風阻系數。
此外,一直被用戶吐槽,但被車企熱衷的“隱藏門把手”,除了提升科技感之外,這也是降低風阻系數的一個設計。新能源汽車內卷下,隱藏門把手和超低風阻系數都從曾經的豪車上“搬”下來。但五花八門的隱藏式門把手卻把乘客給難助了。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帖吐槽、求助。演員王大陸還因打不開特斯拉車門,暴打司機,上演了一出“隱藏門把手引發的血案”。
車企接連掉進“風阻”漩渦中,實質上是車企過度營銷的一次反噬。
從實際使用角度來看,普通用戶,真的需要風阻系數這么低的車嗎?顯然并不是。除去直觀的拉風的外觀,和車企的炫技,風阻系數的高低并沒有對普通用戶產生直接的價值。
事實上,近年來車圈的持續內卷,卷設計、卷參數,營銷話術也是搞得花樣百出、天花亂墜。
從前陣子《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要求車企禁止夸大宣傳以及規范智駕功能,再到最近兩天,官方正式出手,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
這一系列動作來看,新能源汽車的過度營銷之風,正在被官方逐漸收緊。
來源:TechWir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