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當地時間周一晚間,印度總理莫迪向全國發表了電視講話,他表示,印度只是“暫停”了對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并將“以自己的方式”報復任何襲擊。莫迪表示,他正在監視巴基斯坦的每一步行動。他還暗示了上周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所籠罩的核威脅,并補充說,在未來與巴基斯坦的任何沖突中,他們都不會容忍“核訛詐”。
印度士兵(資料圖)
當地時間5月10日,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證實,印巴已同意停火。唐勇勝表示,巴基斯坦軍事行動總指揮于10日15時35分致電印度軍事行動總指揮。雙方達成一致,自印度標準時間17時起,雙方將停止陸、海、空一切交火和軍事行動。
當地時間5月10日,唐勇勝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印巴兩國軍事行動總指揮將于12日再次進行對話。當天稍早時,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表示,巴基斯坦和印度已同意立即停火。
應該說,莫迪這個表態并不出人意料。這幾天印巴網友也在社交媒體上瘋狂轉發這么一段言論,聲稱印度只同意停火12天,這段時間印度將重新集結部隊、補充物資并評估打擊目標。12天停火期結束后,印度空軍將恢復對巴基斯坦軍事基地的打擊,“上述信息已得到五角大樓和美國國務院確認”。
印度空軍(資料圖)
停火協議生效不過短短數小時,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便傳來陣陣爆炸聲。隨后,雙方開始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這一情形無疑將此次停火協議的脆弱性暴露無遺。盡管印度在全國范圍內大張旗鼓地宣揚勝利,但印度高層其實心知肚明,在這場沖突里,印度不僅未占到絲毫便宜,反而承受了不小的損失。顯然,印度不會輕易善罷甘休,此次選擇停火,實則是其在沖突中吃了暗虧,迫于形勢不得不做出的無奈之舉。
“如果巴基斯坦在軍事上對印度顯示出優勢,印度方面便想要收手。”專家對澎湃新聞說,“某種程度上印度是被迫接受停火的。印度近日對巴基斯坦有導彈、無人機、地對地導彈等三輪攻勢,而巴基斯坦只發動一輪攻勢就達到了明顯的效果。印度被‘打疼’了。”
“因此,印度才甘心就此打住,接受不論任何一個大國的調停。對印度而言,美國的調停是讓人心甘情愿接受的。巴基斯坦也樂于給美國一個面子,畢竟巴基斯坦也希望實現某種大國(中美)平衡。
巴基斯坦軍隊(資料圖)
停火協議的脆弱性源自雙方根本矛盾未解。
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與政治集團的戰略野心相互裹挾,可能將暫時的軍事失利視為“臥薪嘗膽”的契機。歷史經驗表明,這個南亞國家曾多次在邊境爭議中采用“緩兵之計”,其海軍航母戰斗群始終在阿拉伯海保持戰備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