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說散就散,“崗位”喊沒就沒。
去年,團隊優化、項目調整、組織架構重組等詞匯時不時出現在一二線游戲公司的公告或聲明中。但這些公司具體“優化”了多少人?還有哪些項目在研?一直難以被系統地計算。
近期,陀螺君粗略匯總了60家上市游戲公司的研發數據,包括研發投入、研發人員數量、在研項目,用以了解精品化趨勢下游戲企業的研發狀態、新游儲備以及關注的品類賽道。
整體上,七成公司降低了研發的投入,除未透露數據的公司,有24家出現增員動作,如騰訊,金山軟件、巨人網絡。有35家出現減員,共計減少9811人,網易、完美世界、網龍、名臣健康、游族網絡、凱撒文化(ST凱文)均發生減員,并且多聚焦于研發崗。
從財報透露的信息統計,30家游戲公司披露了逾150款在研游戲項目(文末附在研游戲項目列表),數量較前兩年有所減少,并且在研項目品類較為集中,多聚焦于RPG、SLG、卡牌等。還有多家透露在研項目已終止開發。
7成公司減少研發投入,30家縮減研發規模,超6000名研發被裁
看游戲公司的研發實力,研發投入數值或許是衡量其創新能力和未來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在陀螺君的統計中,2024年60家上市游戲公司有7成降低了研發的投入。
中小游戲公司的減幅最為明顯,如凱撒文化、智傲控股、天舟文化研發費用直接腰斬。其中,曾推出《三國志2017》《榮耀新三國》《圣斗士星矢:重生》系列的凱撒文化研發投入為1.44億元,同比減少51.46%。原因主要是委托開發費用的大幅減少。基于這一因素,該公司2024年研發人員數量減少233人,達到580人。
中手游、名臣健康、中青寶、家鄉互動的研發投入降幅都超過30%。中手游2024年研發開支2.44億元,同比2023年減少34%,員工人數較去年減少122人。
該年度,中手游對《仙劍世界》研發團隊相關工作職能和模塊進行了優化調整。官方稱,此調整是為了更聚焦地提升《仙劍世界》產品的調優和新版本的開發效能。
同樣地,名臣健康與中青寶都因報告期內項目調整以及研發人員變化減少投入,前者去年研發投入同比減少37%至0.69億元,員工人數減少283人;后者研發投入減少32.57%至0.33億元,研發人員減少63人。
在我們的統計中,有30家游戲公司縮減了研發規模,共計減少6106名研發人員。
網易2024年減員3100人,其中有2102名為研發人員(含非游戲業務研發人員),該年度網易進入了業務調整期,多個游戲項目面臨優化重組。
其中,射擊游戲《天啟行動》項目組遭優化與調劑;《寶可夢大探險》《泰亞史詩》等游戲停運,還有多名游戲高管離職或被調查。
完美世界去年的減員幅度頗高,財報顯示該公司減員1849人,同比下降32%,幾乎是每三名員工就有一人離開。其中,研發崗減員占比較高,超過1400人。
對此,完美世界在年報中提到,《完美新世界(Perfect New World)》《靈籠》《代號Lucking》《代號新世界》等項目預期收益不佳,審慎決定予以關停,并相應進行人員優化。
此外,完美世界還以34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1億元)將乘風工作室在研游戲相關的資產及文檔、電腦等辦公設備,以及該工作室包括核心團隊在內的大部分員工,打包賣給了美國公司Scopely。
嗶哩嗶哩、網龍減員情況同樣明顯,前者減員713人,后者減員1391人。嗶哩嗶哩并未透露公司研發人員數量。而網龍財報則顯示去年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2500人,較前年同期減少了500人。
冰川網絡、凱撒文化、名臣健康、三七互娛、星輝娛樂、家鄉互動的研發團隊規模都有縮減,并且減員均在數百人之上。冰川網絡去年增加了231名員工,但多為銷售崗位,實際上研發崗位人員減少234人。三七互娛去年減員198人,有148人為研發人員。
從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規模上看,雖有公司提到引入新技術如AI而減少了研發的投入,但是大部分的公司還是為了降本以保證現金流的充足。
例如創夢天地在財報中提到公司將AI 技術應用于游戲研發的各個環節,提高了研發效率帶來了游戲研發成本的降低。只是更多的廠商采取的是削減人力成本。具體表現為終止低于預期的游戲項目開發,暫停部分游戲項目,裁掉部分研發人員。
去年青瓷游戲暫緩了《項目:圖騰》《項目V》及《 項 目36Z》的研發,原因是要根據儲備游戲項目進行資源配比優化。神州泰岳則結束了模擬經營+SLG 游戲《Dreamland》的開發。
25家增員8055人,15 家加大研發投入,最高增幅 24%
在“精品化”、“降本增效”、“新技術”等多重因素驅動下,去年加大研發投入的公司較少,60家上市公司有24家進行了增員動作,共計增加8055人。
有15家研發投入同比增長,其中2家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幅超20%。增幅最明顯的是星輝娛樂,研發投入增長24%至0.75億元。不過,該年度星輝娛樂停止了4款游戲的研發,研發人員減少了134人。
望塵科技研發投入為1.33億元,同比增長22.4%,研發人員增加了79人。去年該公司兩款主力游戲表現不錯,《美職籃巔峰對決》收益穩定,《棒球大師》年內收入同比增長超20倍,新增用戶超200萬。
愷英網絡、金山軟件、吉比特、騰訊去年研發投入增幅均超過10%。騰訊集團研發投入706.9 億元,同比增長10.32%。去年該公司共有110558名員工,較去年增加了5142人,為年度員工人數增長最高的公司。
去年騰訊游戲業務收入增長9.9%至1977億元。這主要得益于《無畏契約》《金鏟鏟之戰》《英雄聯盟手游》《地下城與勇士:起源》與《三角洲行動》等游戲的收入增長。另外,Supercell也創造了極為夸張的表現,收入達28億歐元,同比增長77%。
其中《荒野亂斗》和《爆裂小隊》貢獻巨大,甚至令Supercell的第三季度流水同比暴增95%。值得注意的是,《荒野亂斗》在2024年活躍用戶和游戲流水增長明顯,僅上半年,其收入就已超過了2022年和2023年全年收入之和。
世紀華通、神州泰岳、赤子城科技去年研發投入與研發團隊規模均有增長。世紀華通去年研發投入為16.8億元,同比增長6.83%,研發人員規模達到2200人。
該年度,公司收入增長70%至226億元,單點點互動就貢獻了約150億元的收入。其中,得力游戲《Whiteout Survival(無盡冬日)》上線至今年3月底,全球累計收入達22.5億美元(約163.58億元人民幣),成為近5年上市的手游中最快突破20億美元收入的產品之一。
神州泰岳研發投入達到了3億元,去年該公司多款SLG游戲表現優異。《Age of Origins(旭日之城)》年收入34.54億元;《War and Order(戰火與秩序)》年收入10.61億元。
從增加研發投入與人員規模的公司來看,他們要么經典游戲產品收入輸出穩定,并且其收入能夠支持公司持續研發新品;要么新游表現亮眼,能為其帶來足夠的資金,并且公司也有意愿持續投入游戲的后續研發與運營。而這些公司業務基礎牢固,且現金流充足。
30家公司逾150游戲在研,未來RPG、SLG、卡牌賽道“內卷”
無論廠商研發投入增加或者縮減,項目的推進都廠商關注的重心。因此陀螺君也統計了在財報中透露新游儲備或在研項目進度的30家游戲廠商,并且匯總了151款新游。其中,三七互娛、世紀華通、愷英網絡新品儲備均在10款以上。
三七互娛在財報中透露了24款在研游戲,包括《斗羅大陸:獵魂世界》《失落之門:序章》《代號MLK》《代號斗破》《代號正奇SLG》《赤壁之戰2》《代號RS》等。其中,動作RPG 游戲《斗羅大陸:獵魂世界》近期正在招募終測玩家,有望在年內上線。
從產品列表看,MMORPG和SLG已經成為了三七互娛研發和發行的主力點。自研產品中就有3款MMORPG和4款SLG,同時也有著數量較多的同類型代理產品。在《Puzzles & Survival》《小小蟻國》大獲成功后,三七互娛似乎打算徹底咬下SLG這塊硬骨頭。
世紀華通公布了13款在研新游,其中有多款為IP手游產品,包括《龍之谷世界》《彩虹島:重制》《傳奇永恒新手游》等,還有多款代號游戲產品并未透露具體游戲類型。目前該公司的沙盒生存游戲《饑困荒野》已經進入預約狀態,并且在好游快爆等平臺獲得眾多玩家追捧。
愷英網絡也有13 款新游在研,其在研游戲一部分是以經典IP的改編或續作為主,龍之谷、王者傳奇、仙境傳說、熱血江湖、拳皇,無一不帶著鮮明的年代記憶與玩家號召力。一部分以人氣動畫或者武俠改編為主覆蓋多元玩法。
從產品端看,愷英網絡的產品整體上仍以MMORPG為主,但在細分賽道上各有差異,如《斗羅大陸:誅邪傳說》走的是輕量化路線,《王者傳奇2》延續傳奇類游戲GVG玩法風采,《龍之谷世界》凸顯的是3D動作體驗。
同樣主打IP改編,中手游在財報中提到了9款在研產品,其中7款為卡牌游戲產品。IP與卡牌正成為中手游的產品布局的重點。而目前的在研產品中,《新三國志曹操傳》和《火影忍者:木葉高手》游戲已進入上線前的測試階段,或在今年年內上線。
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年,中手游在小游戲賽道上取得了較為亮眼的成績。其在2024年年報中提到,旗下小游戲《主公別跑》在2024年內曾錄得多月流水過千萬的記錄,而《春秋玄奇》在2025年上線后兩個月累計流水據稱已過億,顯示出公司在小游戲領域的營收潛力。
祖龍與中國儒意也有約8款產品在研,并且游戲類型頗為多元,包含放置RPG、女性向、射擊、SLG、競技等。其中,中國儒意還有兩款互動應有產品在研。該公司去年游戲收入大幅增長。新游《仙境傳說:愛如初見》上線首月月流水破億元,另一新游《排球少年:新的征程》表現也是十分穩健。
在這些廠商之外,冰川網絡、青瓷游戲、中旭未來、IGG、心動、網龍、友誼時光均有多款新游在研。整體來看,傳統品類仍是主流,特別是MMORPG或SLG,占比約70%。
例如,金山軟件《解限機》(科幻機甲MMO)、愷英網絡《王者傳奇2》(MMORPG);三七互娛《代號GMSLG》(東方玄幻SLG)、中手游《新三國志曹操傳》(策略RPG)。
也有不少新興賽道正在被探索,如互動影游,中國儒意的《晨昏線》《千萬別打開那扇門》都是嘗試通過“影視+游戲”融合來擴圈。當然,也有廠商押注多端開放世界游戲賽道。如完美世界《異環》、電魂網絡《修仙時代》等,但這類研發投入與技術要求較高中小廠商跟進較少。
結語:
這兩年,游戲行業市場環境雖有所回暖,但大部分的廠商還是采取了保守防御的模式。
一方面通過組織架構調、裁員、業務收縮等手段來應對市場變化;另一方面積極尋找新的機會,包括小游戲、互動影游、AI+游戲等。
從此次各大廠商研發投入、人員變動及在研游戲項目來看,“降本增效”的余韻還未消退,而這樣的狀態會持續多久也仍是一個未知數。
附表:
30家上市游戲公司于財報中透露的在研產品列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