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干活越多越容易被裁員
在職場上,往往干活最多的那個人最容易被裁員。
為什么干活越多越容易被裁員呢?
因為越是喜歡干活的人能力越普通,活成了80%的普通人。
普通人最大的特點:埋頭苦干,只會做事不會匯報勞動成果。
我們部門有位程序員,每天看他工作很努力,在公司從來不與同事聊天,天天除了工作、吃飯基本上很少看到他與人交流,就算團隊開項目會議,要不是領導直接問到他工作情況,基本不見他說話,平時的部門郵件匯報從來沒看見他寫過,往往也是最容易被領導忽視,干活卻最努力。
02 在公司哪些崗位最容易被裁員?
工廠流水線工人大部分是一群文化程度低的普通人在做事,做一些產品組裝,打螺絲釘不用動腦的工作,只要公司訂單一斷流,這些人將會面臨裁員風險,公司要養活這些人不容易,但是要招聘這樣的員工非常容易,只要是個人身體健全勤勞苦干就能完成工作。
同樣在知識分子階層也存在這類員工,比如:IT領域中的碼農簡稱程序員,這是一類高知識分子人群,他們大都擁有大學本科學歷,做的事情為老板生產軟件產品工具,供企業銷售給客戶,產生價值。
實際上面這種崗位工種區別主要是學歷高低,腦力和體力活的區別,一類人學歷高,本質都是流水線螺絲釘,做的工作比較單一化,會的只是前端開發或者后端開發某個方向的崗位技能。
比如:你在進入公司以前企業招聘就明確規定,你是做產品設計、前端開發、后端開發、測試、運營、售前等相關崗位與技能已經綁定了。
因為你做不到一個人完成所有工作,再說企業為了提升工作效率,也不可能讓你一個人完成所有工作,安排的崗位更多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這類崗位人才孵化特別容易,自從你進入公司的那一刻,就會有個部門領導帶著你工作,所有的工作流程、制度都有模板給到,你只要按照給到的流程模板水線指導書開展工作即可,而這類工作往往是最沒價值的。
企業裁員往往也是裁這種沒價值的員工,什么樣的人有價值呢?
綜合能力強:會管理團隊、懂得制定團隊規則、既懂技術、管理、有業務能力等多維度能力工作的人群,能夠滿足多個崗位的需求員,價值量最大,最不容易被裁員,一般是企業的高層領導,位置越高裁員風險越低。
比如:總裁、副總裁,總監等;
比如:經理、主管、高級、中級、初級普通崗位人員被裁員風險高。
他們一般做部門制度建設和規劃,人才招聘、人才培養、對外部門的業務支撐、跨業務協同合作,這需要綜合能力超級強你才有能力帶領整個團隊成長,但這種人基本在行業中至少沉淀3~5年的工作經驗才能信任重要崗位工作,企業裁員也會考慮自身成本。
所以,企業裁員不是只裁干活的人,而根據你在企業的價值來裁的。
越是技能單一,能力大眾化,價值量越小,工作可替代性越強的員工,是企業首先的裁員對象。
為什么要裁普通員工呢?
03 如何降低個人裁員風險?做到這5點
第一,提升個人綜合實力;
盡量選擇工作上選擇做難而正確的事;
比如:做一位不單會寫代碼,還會寫文章,還會管理團隊,能處理各種復雜問題的程序員;
第二,擴展第二職業
現在的行業和崗位沒有百分百穩定的,只有穩定的能力,沒有穩定的工作。
裁員一般是企業業績下滑或者經濟走下坡路,為了預防各種失業、裁員、辭退風險,業余可擴展第二職業;比如:做副業(接外包項目)、做新媒體、幫大企業寫宣傳軟文,總之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深度積累經驗,降低打工帶來的風險。
第三,提升專業技術能力
行業發展迅速,崗位技能更新快,比如:如今流行的AI,我們可快速結合本職工作學習如何使用AI為工作提能增效。
第五,沒事多存錢
明天我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多存錢就算遇上裁員不用驚慌,成年人的底氣是兜里錢給的,也能暫時緩解度過失業帶來的危機感
總之,大部分企業裁員并不是根據你干活多少來裁員的,是看你對企業的價值大不大,干活越多被裁員的風險越大,在企業埋頭苦干的人太多了,但即懂干活又懂看行情規則的人太少,這部分人往往對企業的價值更大,更容易被企業重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