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調了鬧鐘5:15起床,天不亮就去朵森格路與宇拓路交叉十字路口等候去甘丹寺的班車。拉薩去周邊桑耶寺、徳仲寺的縣際班車也都在這里,班車沒有確定的發車時間,人滿就走。
去甘丹寺的班車有兩種線路,途經桑阿寺的往返每人50元,去桑阿寺、扎葉巴寺三個寺廟的往返每人70元,我買了70元的車票。等了整整一個小時7:05終于發車了,途經拉薩北部客運站接客,也有馬路邊中途上車的,應該是事先和司機聯系好的。
拉薩市區出發前往周邊寺廟的縣際班車可以理解為專門為朝拜的人服務的,乘車的都是本地人,游客極少。大巴快到甘丹寺的時候,有工作人員上車賣甘丹寺的門票,藏族是不需要門票的,滿滿一車乘客,售票員直奔我和一對來自北京的母女,車上只有我們3個人需要買門票。
甘丹寺
甘丹寺位于拉薩市達孜區拉薩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從拉薩市區過來的大巴行駛了一個半小時。一下車就看到甘丹寺依山而建金頂、紅檐、白墻的建筑佇立在旺波日山頂上,群樓重疊依次展開氣勢宏偉。旺波日山猶如一頭臥伏的巨象,馱載著布滿山坳、規模龐大的建筑群。
甘丹寺建于明永樂七年(1409年),黃教創始人宗喀巴15世紀在藏地推行宗教改革,甘丹寺便是他親自建立的格魯派第一座寺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世宗御賜寺名“永泰寺”。由此發展起來的喇嘛教派起初就叫做甘丹派,后來衍變成格魯派,格魯即是善規之意。
甘丹寺,是黃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因為甘丹寺是格魯派的祖寺,所以甘丹赤巴也是整個格魯派的主持,地位僅次于達賴和班禪。寺內保存著歷代甘丹赤巴的遺體靈塔九十余座,并藏有許多明代以來的文物和工藝品。1961年,噶丹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甘丹寺由50多座建筑組成,主要由措欽大殿、宗喀巴寢殿、羊八犍經院、宗喀巴靈塔祀殿、絳孜扎倉、夏孜扎倉及23個康村、20個米村組成。
沿著轉山道上山,轉山的路徑景色極美。在轉山道上遇到那對北京來的母女,女兒是來朝拜的,腳力好先走了,母親坐在路邊休息,和這位母親聊了一會兒,說是:女兒在北京皈依了藏傳佛教,要來拉薩朝拜,當媽媽的不放心女兒一個人就跟著一起來了。
1419年,宗喀巴在甘丹寺圓寂,靈塔內尚存宗喀巴的肉身靈塔。宗喀巴修行的山洞位于寺廟東頭的制高點上,這也是一處著名的古跡。在它下面是宗喀巴的寢宮,宮內尚存有宗喀巴的經書、法衣、印章等遺物。
“赤多康”是甘丹寺最早修建的佛堂之一,也是宗喀巴和歷任法臺的臥室,1720年索朗多吉進行了擴建,到18世紀七世達賴格桑嘉措時期加蓋了金頂。由于殿內保存有宗喀巴和歷任法臺的衣物,所以又叫存衣殿。是宗喀巴大師當年生活之地,也是他圓寂之處。
措欽大殿建于1409年,1416年建成,1610年第四世班禪羅桑卻結加蓋了金頂。殿內后墻有巨石一塊,相傳是由印度羊八犍地方運來,故此殿名為"羊八犍",為該寺的主要護法神殿。
殿正中的鎏金銅像及壇城,據說該像比大昭寺內的主佛釋迦牟尼像還高10厘米,其佛龕亦皆鎏金銅制成,并鑲以各種珍珠寶石,極其華麗。加上四周優美的壁畫,高懸的幢幡裝飾,華麗的柱體梁枋,滿目琳瑯,猶如寶殿。
甘丹寺Tips:
每天早上從拉薩過來的班車7:00發車,到達甘丹寺是9:45左右,下車的時候司機會通知上車的時間12:00。
門票50元,藏族人免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