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旬,上音歌劇院上演兩場由李衛執導的青春版普契尼《波西米亞人》,于冠群飾演劇中女主角咪咪,夏侯金旭飾演男主角魯道夫(上圖)。這是于冠群闊別母校多年后,首次在上海音樂學院新建造的歌劇院登臺,引起廣泛關注。4月17日我觀看了首場演出,于冠群不負眾望,她優美的聲線、絲絨般的音色、細膩的人物刻畫,塑造了一個溫婉動人的咪咪,以至當晚我在睡夢中仿佛始終有她的歌聲在耳邊縈繞。如此美妙迷人的歌聲真是難得一聽,于是第二天我決定去聆聽第二場,并在開演前的后臺見到了于冠群。聊起往事今昔,很是感慨。
認識于冠群將近二十年了。2007年4月,美國著名女高音蕾妮·弗萊明來上音選拔優秀學生,作為周小燕教授的高足,于冠群成為四名優秀學生的代表(其中一位就是日后獲得卡迪夫大獎的沈洋),登臺賀綠汀音樂廳演唱,由弗萊明大師當場進行評點。于冠群演唱完下場后,我便與她聊了幾句。于冠群那時到上音不久,一位淳樸的山東姑娘。
再后來,于冠群進步明顯,2008年贏得漢斯·加伯·貝爾維德國聲樂比賽大獎,又在2012年一舉奪得多明戈世界歌劇聲樂大賽第二名,并當場獲得多明戈的演出邀約,在西班牙索菲亞皇后歌劇院與多明戈同臺,飾演威爾第《福斯卡里父子》的露克萊齊亞一角;爾后又被邀請與多明戈演出威爾第《西蒙·波卡涅拉》中的瑪利亞·波卡涅拉一角,從此開始了在國際歌劇舞臺的藝術生涯。
于冠群與多明戈合演
雖然于冠群離開了上音,但我一直關注她在世界舞臺的動向。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她經常在世界著名的歌劇院和音樂節演出,擔任主角,包括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法國巴士底國家歌劇院、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蘇黎世歌劇院、柏林德意志歌劇院以及薩爾茨堡音樂節和布雷根茨音樂節。她塑造的角色眾多,是迄今為止在歐美各大劇院演出最多不同時期歌劇中的女主角,以及飾演了所有意大利語莫扎特歌劇重抒情女主角的中國女高音。
2015年夏天,我與幾位樂迷朋友組織了一次歐洲音樂之旅。7月22日上午,我們飛抵慕尼黑,接著驅車前往位于奧地利境內的布雷根茨。這個瀕臨博登湖畔的小城,因為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同時也是重要的歌劇節)而聞名于世,這次能夠親臨現場,心中充滿期待。歐洲的歌劇名城不少,布雷根茨之所以聞名,是因為它有一個壯觀的建筑在博登湖上的露天舞臺,那年的新制作是普契尼的《圖蘭朵》。演出開始前屏幕介紹卡司陣容時,我驚喜地發現飾演劇中柳兒的是中國的于冠群。能在世界著名的音樂節登臺,說明了于冠群的實力,而那天她飾演柳兒時的精彩演唱,博得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這是我在時隔八年后再度現場聆聽她的歌聲,發現變化顯著,尤其是在音色和質感方面進步明顯,很為她高興。
2019年夏天,我與樂迷朋友的音樂之旅來到德國。我們在柏林的十天中欣賞了多部歌劇,其中在德意志歌劇院欣賞的威爾第《奧賽羅》中,于冠群飾演女主角苔絲德蒙娜。在室內劇場,于冠群的演唱特色更加鮮明,清澈純凈,細膩入微,絲絲入扣,主要唱段《楊柳歌》《圣母頌》感人肺腑,對聲音的控制能力絕對一流。如此出色的表現,足以證明于冠群已進入世界歌劇舞臺的一線卡司陣容。
于冠群在國外演出
于冠群在世界舞臺的耀眼表現,引起國內高度重視。上海交響樂團在2022/23樂季中,邀請于冠群擔任駐團藝術家,其間在上海交響音樂廳舉行了獨唱音樂會,演唱藝術歌曲和歌劇詠嘆調,還在威爾第《安魂曲》中擔任女高音領唱,隨后又在國內多個城市進行巡演。
于冠群以善于演唱莫扎特抒情女高音起家,但這些年來她一直在拓展自己的聲部角色:抒情、重抒情(又稱抒情斯賓托)、花腔等。與其他戲劇的不同角色相比,歌劇不同的角色還涉及不同的聲部、音域、音色等,難度更大。比如在莫扎特《唐璜》中,于冠群曾飾演過劇中兩個不同的女主角:安娜、艾爾維拉。同為女高音,前者是重抒情兼花腔,后者音區略低、厚實,富于戲劇性張力。要把握好不同的角色聲音,非常不易,更何況有的還是不同語種的角色。
2025年3月,在上交音樂廳,于冠群在由世界著名男中音列奧·努奇領銜的威爾第《弄臣》中,挑戰劇中的女主角吉爾達(花腔女高音),一曲《親愛的名字》以及第二幕終場與努奇的激情二重唱,博得觀眾滿堂掌聲。于冠群演唱這個角色,介于抒情與花腔之間,是一種個性化的嘗試和探索。于冠群說:“當初威爾第并沒有一定要求花腔女高音來唱吉爾達,只是因為后來的著名花腔女高音格魯貝魯娃演唱吉爾達引起轟動,業界才認為這個角色更適合花腔女高音。花腔其實是一種聲樂技術,大概有的女高音在這個技術上呈現了超凡脫俗的能力,于是就被專屬稱為花腔女高音。”
于冠群在國外演出
十年前,于冠群就在蘇黎世歌劇院的新制作《波西米亞人》中首演女主角咪咪。在歐美的著名歌劇院,凡被邀請擔任新制作歌劇中的主角,往往是業界高度認可的實力派明星,因為新制作首演的成功與否,往往會對該制作的后續演出產生影響。所以這次于冠群在上音歌劇院新制作《波西米亞人》中的出色表現,是她多年來的厚積薄發。這里特別需要提到的是,在上海最近演出的威爾第《弄臣》和普契尼《波西米亞人》中,與于冠群搭檔的男高音主角夏侯金旭(曾擔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簽約歌唱家),表現也非常出彩(尤其是第二場),他們在演出中頻頻擦出藝術火花,互相激勵,互相成就,相映成輝,由此可見中國聲樂人才全方位的勃發和涌現。
談起這些年來的藝術生涯,于冠群非常感慨。她說:“作為一個歌手,經常要一個人提著行李箱到處走,很孤獨的。這也是這個職業的特性之一。除了演唱技巧,語言的天賦也很重要。意大利語、法語、德語等等,都要熟練掌握。有時候今天唱意大利歌劇,下個月可能就要唱法國歌劇,再下個月可能要唱德語歌劇。經常會處于頻繁的語言切換中,所以對各種語言的把握很重要。還有,作為一個剛出道的中國女高音,老外往往以為只能唱巧巧桑(普契尼《蝴蝶夫人》中的女主角)這樣的亞洲女性角色,所以我們必須更加努力,磨練好扎實的聲樂基本功,力爭塑造好更多的角色,不能一開始就把自己局限于某類角色中。當然,巧巧桑也是普契尼歌劇中的重要角色,在我演唱了歌劇中眾多的女主角后,我接下來也會演唱巧巧桑。”
訪談后作者與于冠群合影
美聲作為一種科學的發聲方式,其長處眾所周知,但它也會帶來一個難點:不易有聲音的辨識度,而這往往是能否成為一個優秀歌手的瓶頸。于冠群能夠脫穎而出,歌聲具有鮮明的個性辨識度,且能演唱眾多不同的角色,其中有何“法寶”?于冠群說:“除了周小燕老師的指導,還有就是上音的音樂和鋼琴指導韋福根老師,他是一個莫扎特迷,我2006年剛進學校,他就‘強制性’要求我多唱莫扎特,現在體會到這真是一劑大補藥,給我開拓了新的賽道。莫扎特聲樂中的那種古典音樂的器樂性,給聲音的訓練和表達帶來的效果非常明顯,如同給聲音加了一層保護膜,讓我受益匪淺。”
目前于冠群主要居住在瑞士,在接下來的演出季中,她將分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莫扎特《唐璜》、法蘭克福歌劇院的普契尼《圖蘭朵》和威爾第《假面舞會》、德意志歌劇院的威爾第《命運之力》、悉尼歌劇院的普契尼《蝴蝶夫人》中飾演女主角。看著這份厚重的演出單,我問于冠群:你的目標是全能女高音?于冠群答:這要看以后的發展了,我的最終目標是成為最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