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民族品牌,續寫多珍的時代傳奇。
在位于平江縣長壽鎮的多珍香干醬干廠,記者看到,何光偉和徒弟們正在忙著熬制醬干鹵料,一鍋鍋新鮮出爐的醬干色澤古雅、奇香四溢。
平江醬干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醬干制作技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何光偉是醬干制作技藝何家第十代傳人。多珍醬干品牌曾是清代宮廷貢品,遠銷南洋,1915年作為湖南特產的代表之一參加美國舊金山第十三屆世博會。
“一片醬干,讓你品嘗到300年前的味道?!币惠呑幼聊ブ黄u干的傳承創新,何光偉向記者緩緩講述著多珍醬干的榮光,與幾代人的不滅夢想。
首創“醬干”
平江縣是聞名遐邇的“醬干之鄉”??滴跷迨辏?717),廣東何氏族裔何謂千遷居長壽街,憑著一手祖傳手藝打豆腐、做醬油、鹵皮干,開始安家立業。
何謂千制作的豆腐細嫩爽滑,醬油汁釅香濃。特別是他鹵的豆腐干,用新鮮豆腐切片,入鹽后再用自家醬油鹵制,后用新鮮肉湯燜煮,成品香味清醇、口感爽潤,齒頰間泛起雞豚鮮香。
“先祖何謂千這三樣食品,工藝獨特味道好,真材實料放得心,市民十分喜愛?!焙喂鈧フf,時人稱贊他這一手藝為“謂千三絕”。
當時市面上還沒人做這種皮干,何謂千的手藝是獨創。豆腐、醬油都有名字,就這種皮干還沒名字。何謂千思忖后,便將自己的醬鹵的皮干取名為“醬干”,從此開創了“醬干”這一名稱和產品。
據《平江縣志》記載,康熙五十九年(1720),偏沅巡撫受命置辦特色貢品,巡撫聽聞長壽街醬干有名,就納入采辦名目。后經湖廣督學進獻給康熙,康熙食后龍顏大悅,并令湖南歲時傳送,謂千醬干第一次成為宮廷貢品。
雍正九年(1731),皇子弘歷(即后來的乾隆帝)來平江逗留長壽街,品嘗謂千醬干后盛贊其美味。弘歷繼位后著令湖南繼續傳送,謂千醬干再次成為宮廷貢品。
謂千醬干的名聲越來越大,其制作手藝也在不斷精進。清道光年間,何謂千的第四代孫何壽春摸索出“游漿豆腐”技藝,更好地保留了豆蛋白營養成分。經過幾代人的傳承,何壽春在長壽街碼頭附近創立了商號——壽春堂。
問中醫、看《本草》、訪野老,經過幾年研究、反復試驗,他和兒子研究了幾套不同用途的植物香料配比方案,設計了十多道工序,重新制作了壓榨、成型、鹵制、烘烤、攪拌等工具,共同研制發明了“五香醬干”——包含了豆香、醬香、烤香、芝麻香、雞肉香,他們為此特意命名為“多珍醬干”,首創了“多珍”品牌。
多珍醬干。
何光偉在制作多珍醬干。
馳名中外
“祖父將多珍醬干制作過程的選材配料、秘方配比、溫度濕度、時間火候、工具工序等,總結成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藝技法,留予子孫,世代秘傳?!焙喂鈧フf,祖父希望這一技藝長久不衰,后又制定了多珍家訓,訓誡子孫“習藝惟精、經商惟誠、扶弱惟善、做人惟真”,并囑咐后人“食乃人之命,我嘗無礙,方可予人”。
“正是因有祖訓在,長壽街何家十幾代人做醬干食品幾百年無一例傷人、誤人事故?!焙喂鈧フf。
何壽春設立了商號“多珍坊”,何家醬干都統一使用印有“多珍”字樣并加蓋了多珍印戳的皮紙包裝。隨著商人和船工往來帶貨,多珍醬干名聲躍起、供不應求,“多珍”成為當時長壽街的名片。
“多珍坊信譽名滿湖湘大地,任何人憑多珍坊銀票可以到各處抵押、賒貨不受阻?!焙喂鈧フf,多珍醬干隨茶商帶貨到了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名傳海外,在茶商的建議下,多珍坊加掛了“中外馳名香干極品”的招牌。
何壽春將一生技藝傳給了孫子何巍峰、何洪魁。兩兄弟擴建作坊,新建了多珍坊大樓,推動外銷,生意紅火。為解決外銷保質問題,兄弟倆研制了生物防霉防腐技術配方。
在1915年首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多珍醬干作為湖南代表性特產被選送參展,獲得當屆世博會主事鮑博·衛斯及眾多外賓的連連贊譽:“小小豆制品,經海運三月,參展三月,半年不腐不霉不變質,此項生物防腐技術真是奇跡!”
1926年,工農運動興起,何家出錢、出糧支持革命。1928年,平江起義爆發,留守長壽街的部隊駐扎于何家的多珍作坊。其中,積極參加革命的馮清娥于1935年嫁給了何洪魁,她傾盡家財支持革命,并發動何家人做醬干給紅軍補充軍糧,被紅軍官兵喜稱為“紅軍醬干”。
何光偉告訴記者,多珍坊后來成了紅軍駐地,現已修復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紅五軍軍委擴大會議舊址”。
《文史博覽·人物》2025年第4期 《何光偉:一輩子琢磨一片醬干》
續寫榮光
經歷了革命動蕩歲月,1956年,在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浪潮中,何家將所有資產交給政府開展公私合營,幫助長壽鎮建立了公有制的長壽醬干廠。在何家技術支持下,長壽醬干供不應求,成為地方財政創收支柱。
1989年,供銷社公有制醬干廠解體,很多職工紛紛仿效辦廠做醬干。更多平江人走出平江到長沙、邵陽、鄭州、北京、上海等地創辦醬干工廠,一度在全國各地掀起了“平江醬干”熱。
“祖輩手藝不能丟,昔日輝煌不能斷,平江醬干要在新時代走出新路子?!弊鳛楹渭裔u干第十代、多珍醬干第六代傳人,何光偉于1989年在平江創辦了醬干廠,首次將作坊模式推入機械化生產。2019年,他創辦多珍食品公司,將家傳祖業帶入現代企業之路。
結合祖傳的秘傳配方、核心技術,幾十年來,何光偉不斷改進工藝,產品生產線和食品制造機械都由他設計。他也始終堅持以純草本配方代替工業添加,做到無防腐添加,并成功改良運用自然添加核心技術,開發制作了其它幾十款受消費者喜歡的熟食。
時代續寫著多珍香干的傳奇——1982年被評為“湖南地方名特產品”和“湖南省名優產品”;2000年在湖南省農博會上獲銀獎;2012年獲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證明商標;2023年成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何光偉被評為該項目目前唯一非遺傳承人。目前,多珍醬干已成功申報湖南老字號,正在著手申報“中華老字號”。
“我們在湖北建立了3000畝大豆基地,帶動種植農民就業1100人。我們每年加工大豆500 噸,生產醬干420 噸?!焙喂鈧ソ榻B,2020年,多珍食品公司被確定為平江縣扶貧就業工坊。
目前,平江縣內知名的醬干企業有數十家家,2023年生產總值16億元,完成利稅1.5億元,解決就業崗位3000多個。小小醬干為平江的鄉村振興創造了良好的綜合效益。
2022年入選岳陽市第一批市級非遺工坊示范點。作為非遺技藝傳承人,何光偉也積極參與非遺進校園、進工廠、進社區等活動?!拔覀儗⒎沁z展廳設在車間旁,讓參觀者都能看到生產線?!焙喂鈧フf。
源自何家始創的多珍醬干逐漸被泛化成“平江醬干”,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面對火爆的市場,多珍醬干完全供不應求?!坝械牡旯恐徽计湫枨罅康?%,有的根本無貨供應。”何光偉正在計劃布局更多工廠,打造海外基地,讓世界了解多珍非遺。
“我們亟待產能升級,推進智能化改造,目前計劃新建8000多平方米廠房。”何光偉說,當下期待資本引進、招商合作,共同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民族品牌,續寫多珍的時代傳奇。
文 | 政協融媒記者 黃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