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總理在印巴停火之后發表全國講話,感謝了中國之后,又感謝了美國。
原話是:
我們感謝特朗普總統在地區和平方面的領導力和積極角色,巴基斯坦感謝美國促成這一成果
這事兒很多人不理解,巴基斯坦感謝中國那是應該的,如果沒有中國提供的武器裝備,巴基斯坦很難應對國力上有絕對優勢的印度的襲擊。
但感謝美國干什么呢?要知道,印度超過65%的軍備都是從美國或者美國的盟友手上購買的……甚至可以這樣理解,沒有美國為了在南亞地區鉗制中國發展而對印度進行的武備升級,印巴沖突甚至都打不起來。
所以就是,中國通過默默幫助處在弱勢一方,讓巴基斯坦具有了一戰之力從而「以戰止戰」,得到了感謝;美國為了自己身利益武裝強勢的一方,然后跳出來做斡旋,也得到了感謝。
兩者都是感謝,但性質完全不同。
這背后,其實是有中美兩個大國邏輯的博弈:
美國走的是霸道路線,中國走的是王道路線。
什么是霸道?
霸道是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和商鞅提倡的國策,對外要硬,通過充實軍備從而對外掠地擴張,對內也要硬,以酷吏嚴刑威嚇庶民,以政策忽悠民眾。
那霸道的美國是什么路數呢?
就是只要實力強大就可以完全不顧及其他,盟友也好協議也好,該用就用,該拋就拋,只要自己能繼續稱霸就好。
在關稅戰上,美國的盟友,從日韓到歐洲再到以色列,都被打壓。
在俄烏沖突上,美國把北約其他盟友卷入無止境的消耗戰,自己又是賣高價能源又是搞軍火輸出。
更往前看,美國四處發動戰爭,到處充當「國際競爭」和「國際裁判」,不是為了公理和正義,全都是為了美國的利益。
特朗普上臺之后,更是直接喊出「美國至上」「美國優先」「美國例外論」等等。
這一系列的例子,都論證了美國在走,也只會走霸道路線。
霸道見效很快,問題是,以霸道來操縱全球的格局,會給人一種機關算盡的短視效果。
這次印巴沖突大家就看的很清楚,印度率先發動襲擊的時候,美國沒有發聲,巴基斯坦把中國武器發揮出效果之后,美國又跳出來調停。
摘桃子的心理,躍然紙上,我們能看清,國際社會也看的很清楚:
美國,就喜歡搞這套。
那什么是王道呢?
以道德與仁義為基礎,在追求自己強大的過程中,更講究對外要講道理,從而得到「多助」,對內要講和諧,從而得到「人和」。
中國就摒棄了功利主義或者速勝主義的梟雄姿態,我們打造的是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人人都受益。
這次印巴沖突就是一個典型。
巴基斯坦打的好不好?好
巴基斯坦打得好的后果是什么?印度快速調整了自己的戰略認知,知道自己沒有力量短平快的取得戰果,除非是發起全面戰爭以印度相對優勢的國力徹底壓倒巴基斯坦,不然不能取得局部戰爭的優勢。
所以,一戰,而止戰。
一夜之間的喧鬧,換來的是至少十年的南亞地區的穩定。
這就是中國對巴基斯坦進行裝備幫助的根本原因,我們想要一個和平復興的外部環境,就不能讓一個鄰居對另一個鄰居太「基于實力差距」而蠢蠢欲動。
而這種均衡不光對中國有利,對巴基斯坦甚至對印度,也有利。
那為什么中國不調停呢?
這就是王道的另外一面了,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面。
我們不當裁判,不搞世界警察那一套。
我們一以貫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堅持了60多年了,發聲明呼吁停戰,可以,沒有打起來的時候搞點世紀大調停(比如促成沙特與伊朗復交),可以,但,尊重其他國家的主權,尊重其他國家的內政,不拱火也不干涉。
所以最開始我說,巴基斯坦總理感謝了中國,也感謝了美國,但兩個感謝的性質完全不同。
對中國,是感謝我們從底層邏輯上幫助巴基斯坦得到了和平環境,對美國,僅僅感謝的是跳出來調停的這個行為。
一個是發自內心的真心,一個是就事論事的場面話。
而國際社會,也看到了這一幕。
中國走王道路線,不稱霸只稱王,硬氣中又有內斂,實力中又有和平。
甚至可以這樣說,中國對外一直有一種和我們實力不相符的「驚人的溫情和善意」。
這對于多年來已經習慣美國霸道路線的其他國家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我相信,他們會逐漸突破文化、語言、習慣、認知上的障礙,知道哪一種大國模式,對自己更加有利的。
各位大佬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