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資本紅利褪去,合規性與透明度成為企業生存的生命線。
中房報記者 梁笑梅 北京報道
新城悅服務發布了關于停牌的最新公告。
5月13日,新城悅服務連發公告,承認核數師在審計中發現多筆未披露的關聯交易,最高未償還余額達8億元,且相關資金流動未經董事會批準、銀行對賬單存在不一致。盡管公司強調資金已于2024年底全數償還,但內控漏洞與程序違規的指控已觸發獨立調查。
中指研究院專家直言此舉“涉嫌違法”,并警示高層震動與長期停牌風險。這場風波不僅將新城悅服務推向監管風暴眼,也為物業行業關聯交易合規性敲響警鐘。
對此,新城悅服務方面人士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未來刊發預期日期還須與公司核數師進一步協定,具體請以后續公告為準?!?/p>
關聯方資金往來達8億元
內控漏洞觸發獨立調查
新城悅服務的停牌危機始于今年的3月30日。原定于3月31日發布的年報因“需額外審核程序”被緊急叫停,次日公司股票正式停牌。彼時,公司僅模糊回應稱“關聯資金需進一步核實”,但5月13日的公告揭開了更深層問題:核數師在審計中發現,新城悅服務與關聯方之間存在多筆未入賬資金往來,總額高達8億元,且銀行流水與財務記錄嚴重不符。
根據公告披露,這些資金往來被定性為“向關聯人士提供財務資助”,但既未經過董事會審批,也未在財務報表中如實記錄。盡管公司強調“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全數償還”,但核數師指出,交易缺乏商業合理性說明,且資金流向存疑。
值得關注的是,關聯方新城控股早在3月28日便完成年報披露,實現營收889.99億元,而新城悅服務卻在最后關頭“踩剎車”,暴露出兩家公司財務協同中的潛在風險。
對此,新城悅服務方面回應稱:“年報具體刊發日期需與核數師協定,將以公告為準?!比欢@一表態未能平息市場疑慮。公司股價定格在停牌前的2.8港元,較2024年高點暴跌67%,市值蒸發超50億港元。
為應對監管與投資者壓力,新城悅服務迅速成立由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張燕、朱偉、姜旭之組成的調查委員會,并聘請第三方律師及IT取證團隊介入。
根據公告,調查重點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追溯8億元資金的具體用途、決策鏈條及受益人。二是解析銀行對賬單與賬面記錄不一致的根源。三是確認違規操作中知情或參與的管理層。
“動用IT取證工具意味著調查進入電子證據固定階段,不排除存在人為篡改記錄的可能性?!币晃桓酃蓪徲嬋耸糠治龇Q。
中指研究院華南分院總經理張化學則直言:“此類未經審批的關聯交易與恒大物業134億資金挪用案性質相似,涉事高管可能面臨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追責?!?/p>
盡管新城悅服務強調“集團運營未受影響”,但市場對其業務拓展能力的擔憂加劇。數據顯示,新城悅服務超70%的在管項目來自新城控股,深度捆綁的商業模式在此次風波中顯露出脆弱性。
從恒大到新城悅
關聯交易信任危機下的物管生死劫
新城悅服務并非首個因關聯交易陷入危機的物管企業。2022年,恒大物業134億元存款“消失”事件曾導致行業市值蒸發超千億。此次事件再次暴露物業公司與地產母公司之間的資金往來風險。
一位不愿具名的物業分析師指出:“物業企業依賴關聯方輸送項目的模式,在地產上行期是優勢,但在地產債務危機蔓延時,極易成為資金違規流動的溫床?!睌祿@示,2024年港股物管企業中,關聯方收入占比超30%的企業達17家,其中部分企業關聯交易披露存在“選擇性透明”問題。
張化學進一步警示:“若調查坐實新城悅服務違規,其停牌時間可能長達數年。參考恒大物業案例,即便復牌,股價腰斬、業務萎縮幾乎不可避免。”
截至發稿,新城悅服務仍處于停牌狀態,復牌時間表未定。參考恒大物業停牌18個月、復牌首日暴跌47%的先例,市場對其前景普遍悲觀。
“即便資金未受損,程序違規導致的監管處罰與投資者訴訟將形成雙重打擊。”一位港股投行人士測算,按聯交所紀律處分慣例,公司可能面臨千萬港元級罰款,而管理層若遭禁業,將加劇運營動蕩。
更為嚴峻的是,當前物業板塊估值持續承壓,行業平均市盈率已從2021年的30倍降至8倍。新城悅服務若無法快速修復信譽,其市場拓展與融資能力恐遭長期拖累。
不可否認,新城悅服務的8億元資金風波,撕開了物業行業依附式增長的隱秘傷口。這既是公司治理失控的典型案例,也是物業行業轉型期的縮影。當資本紅利褪去,合規性與透明度成為企業生存的生命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