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舞蹈家朱潔靜重病之后回歸舞臺的消息,一瞬間被她那句“輕舟已過萬重山”打動了。
三天前,她發微博po出大病后回歸后的消息,病床上的憔悴和舞臺上的明媚,讓人覺得生命真是一場奇跡。
媒體報道,朱潔靜去年重病接受手術,術后經歷了長達八個月的康復期,她形容那是“經歷了一場暴風雨”,無數次絕望,懷疑自己能否再回到舞臺。
沒有親身經受,哪能同感別人的痛苦。設身處地想想,就算是一場重感冒,也足以讓自己在一個星期時間里心如死灰,了無生趣。
所以朱潔靜對疾病的豁達態度讓我嘆服,“這場病也許是老天給我的一份禮物,在我身體里,給我的舞臺生涯增加了厚重的分量,是我藝術生命中的別樣體驗。”
最近她帶著主演的經典舞劇《朱鹮》回來了,登上了梅花獎舞臺。
《朱鹮》是人類與自然的史詩舞蹈,通過古代、近代、現代三幕敘事,講述朱鹮從繁盛到瀕危再到重生的命運起伏。
朱鹮纖細美麗,脆弱、敏感,卻又堅韌、強大,和舞者的氣質多么相像。
作為國內頂級的舞者,朱潔靜四次登上春晚——
2020年《晨光曲》,
2021年《朱鹮》,
2023年《碇步橋》,
2025年《幽蘭》。
每一次都是春晚舞臺上的意難忘,一片熱鬧沸騰中清冷的白月光。
因為她的舞姿特別輕靈,被網友形容為“地心引力都抓不住的女人”。
可事實上,盛大的美麗和成功背后全是傷。
早在2009年,她就髕骨滑位、左腿韌帶大撕裂,被醫生白紙黑字宣判“不能跳舞”,此后多年又陸續受傷,腿部打入鋼釘。
所有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舞蹈,都是朱潔靜在帶傷、或者剛剛傷愈的情況下完成的。
落在紙上,只是“高強度康復”幾個輕飄飄的字。在現實中,需要熬過何等的疼痛,擁有多強的心氣,發下何等的愿力?凡是血肉之軀承受的痛苦,都不是語言或文字能精準描述出來的。
這一次依然是,許多舞蹈動作需要掰開肩膀,會扯到術后恢復中的傷口,可她一跳起來就忘了。排練《朱鹮》過程中,她拒絕調整舞蹈動作,不肯降低難度,堅持原版呈現。
“拉美舞蹈之母”阿莉西亞·阿隆索(Alicia Alonso)的經歷更加驚心動魄。
▲阿莉西亞·阿隆索(1921-2019)
她從小天賦異稟,12歲就登臺跳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卻在21歲診斷出視網膜重疾,先后手術三次,最終依然失明。
她從此在黑暗中跳舞,漆黑幕布白色追光,沒有任何炫技,只有她一個人起舞,與外界隔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肢體充滿想象力和爆發力。而且在她主持下,古巴國家芭蕾舞團成為世界十大頂尖芭蕾舞團之一。直到92歲之年,阿隆索還在跳舞。
▲晚年阿隆索依然主持芭蕾舞團
為什么舞蹈給人一種動人心魄的震撼?我想,除了美的層面,在幾十年的舞者生涯里,她們內心和身體達成的高度契合、與痛感的極限撕扯,所體現出的一切靈性、意志力和感悟力,也是特別打動人的原因。
任何時候,苦難都不值得歌頌,但穿越苦難的人值得贊嘆。就像對平凡的你我來說,突破身體極限的努力不值得效仿,但面對一切無常,接受、想開、不輕易放棄,是值得去做的。
請聽醫生的話,聽自己的心。
希望朱潔靜好好的,健健康康。輕舟已過萬重山,余生所行皆坦途。
▲圖源微博@朱潔靜_久而久之
羅振宇老師說過一個觀點:愿力大于業力,業力大于能力。
能力就是我們能做到什么;業力是我們身處的環境、過去的經歷,各種因素累積的力量,也就是因果;愿力,是我們心里強烈的愿望所產生的力量,也就是信念。
希望帶給你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