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5日電(記者鮑聰穎) 5月14日,舞蹈詩劇《九歌》主演見面會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導演胡陽攜手一眾主演亮相,與觀眾分享創作背后的精彩故事。
在見面會上,有觀眾好奇,為何這部作品被稱為 “舞蹈詩劇” 而非傳統舞劇?導演胡陽對此做出解答,他表示創作團隊意在打破 “用情節講故事”的固有模式,讓舞蹈成為楚辭的“視覺詩行”。舞蹈詩劇的核心在于“以詩為骨,以舞為肉”,每一段舞蹈都是屈原詩句的意象延伸。
舞蹈詩劇《九歌》導演兼 “山鬼” 飾演者胡陽參加主演見面會。逯遙攝
對于《九歌》的創作理念,導演胡陽以傳統與現代的辯證關系做了精辟的闡釋:“《九歌》的動作編排、發力方式上,還是比較傳統的范式,但觀念是現代的,用今天的語言和情感來回答今天的問題。”
談及觀眾的觀劇心態和期待,胡陽直言:“千萬別帶任何預設!觀眾只需帶著放松的心情,讓身體跟隨鼓點與呼吸,在留白中感受屬于自己的詩意。”
在主創團隊的匠心打造下,《九歌》以多維度藝術語言構建詩意空間。舞蹈詩劇《九歌》的舞美設計以“極簡筆觸”勾勒宏大東方美學,由舞美大師劉杏林操刀,將楚辭哲思轉化為可觸的舞臺語匯。服裝設計陽東霖在傳統與現代間尋得平衡,如“山鬼”藤蘿裝飾、“河伯”荷蓋服飾等,讓楚辭意象與現代審美自然融合。造型設計賈雷為角色定制專屬妝容與頭飾,細節處呼應服飾風格,勾勒神祇的神秘氣質與情感張力。楊帆等作曲家團隊融合中阮古調、自然采樣與現代音效,打造多層次聽覺空間,與舞蹈、光影形成沉浸式交響。
舞蹈詩劇《九歌》“河伯”飾演者張翰參加主演見面會。 逯遙攝
“河伯” 飾演者張翰細致詮釋了角色的層次:“二十多分鐘的表演里,河伯不能只是黃河驚濤的磅礴——他要有涓涓細流的溫柔,也要有一滴水落泛起漣漪的細膩。在我心里,河伯必須是浪漫且逍遙的神。”
舞蹈詩劇《九歌》“湘夫人”飾演者李祎然參加主演見面會。 逯遙攝
在《九歌》中飾演過 “云中君” 與 “湘夫人” 的李祎然對角色差異體悟深刻:“云中君是無性別的神,以悲憫俯瞰眾生;而湘夫人是諸神中最具人性溫度的存在。”提及去年上海演出后觀眾的積極評價她笑著解釋:“湘夫人這角色有藏在柔弱表象下的堅韌內核——就像屈原筆下她為愛執著追尋的力量。”
見面會現場,飾演“湘君”的青年演員王思龍深情詮釋角色內核:“湘君與湘夫人始終隔水相望,如同宿命般的錯位。就像那段經典托舉,她自我眼前翩然掠過——似觸手可及,卻終究擦肩而過。”這位00后新銳舞者真摯坦言:“《九歌》最動人的,是將千言萬語都化作肢體語言:氤氳水霧、流轉光影、錯落舞步,這種無需言語的東方意境,正是當代年輕人最能心領神會的中國式浪漫。”
胡陽總結舞蹈詩劇的創新之處。他強調,創作團隊拒絕將神話變成僵化的故事,而是讓每個神祇成為詩意的載體。在快節奏的當下,這種 “去情節化” 的詩意表達,為觀眾提供了一片能沉下心來感受、思考的精神空間。觀眾不必理解每個動作的具體含義,只需讓身體跟隨鼓點與呼吸,在舞蹈營造的詩意氛圍中,完成與自己、與天地的對話。
5月29日至6月2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將上演舞蹈詩劇《九歌》的五場精彩演出。這場藝術盛宴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是一次觸動心靈的洗禮。誠邀廣大觀眾走進劇場,在《九歌》的世界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現代文明的激情交融,開啟一場詩意盎然的舞臺之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