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法院受理各類民商事案件711.5萬件,同比增長41.00%。這一數據直觀地展現了民商事案件數量的龐大與快速增長。
不僅如此,若將視野拓展到整個法律服務市場,伴隨國家經濟持續發展,市場交易活動日益頻繁,除了訴訟案件,大量的仲裁、法律顧問等非訴業務同樣增長迅速。綜合來看,未來民商法律服務在整個法律服務中的占比有可能達到五分之四左右。
這意味著,對于廣大律師而言,民商事法律服務領域將成為執業生涯的關鍵戰場,處理民商事案件的能力直接關乎其職業發展。
但民事訴訟領域規則繁雜,涉及多方主體,從當事人到第三人等,案件處理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全局。
以追加被告這一環節為例,它就如同戲劇中的反轉情節,看似細微,卻常常能讓案件走向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一個小小的程序疏忽,比如遺漏了關鍵當事人,或是在追加當事人過程中陷入陷阱,都可能導致案件結果對己方當事人不利。
因此,律師要做的,應當是以民事訴訟實務為重心,以個案細節為線索,深入挖掘并提煉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的核心要點。在此基礎上,著重學習辦理民商事訴訟案件的操作實務、積累經驗、掌握規則和技巧。
因此,5月15日—16日晚上20:00,智元法律課堂特邀蔡輝律師做客直播間,分享民訴中的高頻難點。
掃碼進群前200名免費聽直播
蔡輝律師是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北京德和衡(天津)律師事務所律師、高級顧問,北海國際仲裁院仲裁員,不僅在從事法律執業資格考試培訓近十年,還身處辦案一線多年,無論是案件的證據收集、法律關系梳理,還是訴訟策略制定,蔡輝律師都能精準把握,巧妙運用民訴規則,在復雜案件中挖掘關鍵程序突破口。
本次直播,蔡輝律師將繼續民訴系列課程的精彩講解,分享“當事人的遺漏和追加”以及“第三人撤銷之訴中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界定”。
實踐中,若遺漏了應當參加訴訟的必要共同訴訟人,案件的事實認定可能就會出現偏差。比如在共同侵權案件中,如果遺漏了部分侵權人,那么在責任劃分和賠償數額確定上就可能出現錯誤,影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此外,有些案件的對方當事人可能故意誘導己方錯誤追加當事人,以達到拖延訴訟時間或者混淆案件焦點的目的。
同時,第三人撤銷之訴中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界定也是民訴的高頻難點。例如,“二順位抵押權人對于一順位抵押權人的生效法律文書可以提出第三人撤銷之訴”。在實際案例中,甲將房產抵押給乙(一順位抵押權人)并辦理了抵押登記,后又抵押給丙(二順位抵押權人)。若乙與甲之間的抵押權糾紛經法院判決,而該判決結果可能影響丙的抵押權實現時,丙就有權依據相關規定提出第三人撤銷之訴。律師如果不了解這一規則,就可能錯過幫助當事人維護權益的機會。
再如 “擔保人對于破產債務人的撤銷個別清償之訴的生效法律文書屬于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企業破產案件中,擔保人的權益常常與破產債務人的清償行為緊密相關。如果律師不明確擔保人在這種情況下的訴訟地位,就難以在訴訟中為擔保人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
那么,遺漏當事人如何處理?追加當事人的規則有哪些?人民法院依職權追加當事人,還是當事人申請追加?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如何界定?
5月15日—16日晚上20:00,蔡輝律師將在直播間解答以上難點。
掃碼進群前200名免費聽課
初審:高倩倩
復審:王藝曉
終審:王雅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