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務部數據,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322.5萬份,其中汽車報廢更新103.5萬份,置換更新219萬份。自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累計補貼申請量已突破1000萬份。
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75.5萬輛,同比增長14.5%。今年1至4月,累計零售687.2萬輛,同比增長7.9%。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得益于今年‘以舊換新’政策啟動早,補貼一步到位,乘用車市場增長較好。今年4月,乘用車零售量達歷年4月第二高水平,僅次于2018年同期的181萬輛。”
今年以來,隨著政策體系日益完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兩新”政策,不斷為消費市場注入新活力,成為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重要發力點。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重鎮也是汽車消費的“大碼頭”,上海2024年起深入貫徹實施國家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積極打造“去舊更容易、換新更愿意”長效機制。為進一步促進消費,今年以來,上海政府出臺一攬子相關政策,擴大支持范圍和置換補貼標準。
隨著“兩新”政策的拉動,疊加車展、“五五購物節”等線下活動的全面啟動,上海汽車消費煥發活力無限。
打好消費政策組合拳
今年5月,上汽集團公布銷量:4月份其整車批售量達37.7萬輛,同比增長4.6%,實現了今年以來單月銷量的“同比四連漲”。其中,新能源車單月銷售12.8萬輛,同比猛增71.7%,銷量規模創今年新高。
汽車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二季度以來,上海車市消費需求快速釋放,與近期中央和地方陸續出臺的各項利好政策有關。
今年春節前,市商務委發布2025年加力支持汽車以舊換新的相關政策。4月,上海決定將汽車置換更新補貼范圍擴大至外牌舊車。升級后的政策將補貼范圍由之前的“本人名下在上海登記的小客車”,拓展到“本人名下在外省市登記的小客車”。
4月底,2025上海車展與第六屆上海“五五購物節”相遇。以新車上市為契機,全市多個區將開展形式多樣的汽車促消費活動,不少區還將推出區級購車補貼。據不完全統計,普陀區舉辦“汽車品質消費嘉年華暨五感生活節”主場活動,出臺普陀區促進汽車消費補貼政策,上線購新車享不低于3000元區級優惠補貼。嘉定區結合“上海汽車文化節”開展汽車促消費活動,符合標準的車輛最高享受2000元區級補貼,范圍覆蓋至新購二手車。奉賢區舉辦汽車消費嘉年華活動,推出汽車消費補貼,在國家及本市汽車補貼基礎上進一步釋放政策疊加效應,促進大宗消費。浦東新區對符合在浦東新區購買國六B排放標準的燃油小客車新車或新能源小客車新車發放每輛3000元購車補貼,共設3萬個名額。該補貼可與國家汽車報廢補貼、上海市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疊加使用,疊加后最高補貼可達2.3萬元。
以舊換新補貼方面,市政府繼續加碼國家報廢更新政策,即“國補”,參與活動的燃油車舊車從國三及以下擴至部分國四及以下,進一步支持老舊車輛報廢更新;實施本市置換更新政策,即“地補”,將混動車也納入置換更新購買新能源車的支持范圍,而置換更新購買符合條件的燃油車可補貼1.3萬元,較去年增加1000元;推出本市外牌置換更新便利措施,對符合條件的外牌車輛置換更新,參照滬牌政策給予補貼。
激發消費增長新動能
2024年上海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合計超過15萬份,帶動新車銷售超過300億元。2024年下半年,上海報廢機動車數量同比增長七成以上。2025年,上海落實國家汽車報廢更新政策,進一步擴大汽車報廢更新支持范圍,提高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標準。
一攬子政策疊加下,上海汽車市場消費潛力加速釋放。
上海車展最后一天,國家會展中心場館內依舊人頭攢動,以家庭為單位的觀眾以及海外觀眾觸目皆是,熱門車型被圍得水泄不通,需要排隊才能體驗。上海車展成為了拉動上海汽車消費的一大引擎。一位車企內部人士稱,即使在車展最后閉幕當天場館熄燈之后,也有很多消費者仍在談價和簽單。
市商務委最新數據顯示:“‘五一’期間,中山公園商圈的龍之夢新能源汽車街區銷售額實現99%的驚人增幅。普陀區汽車銷售企業合計訂單數同比增長超60%。浦東華裕啟迪(比亞迪)、寶誠汽車(寶馬)銷售額分別增長160%、60.6%。”
隨著“以舊換新”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一個多贏格局正在形成,這不僅讓優質產品以更親民的價格走進千家萬戶,更通過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持續的內生動力,在“去舊”與“迎新”中,書寫消費升級與產業轉型協同共進的新篇章。
原標題:《“兩新”政策疊加車展與購物節 上海車市持續釋放消費“熱”力》
欄目主編:李吉 文字編輯:闞靜雅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丁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