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某一天,居住在河南伊川縣的張雙奇像往常一樣拎著蛇皮袋出了門。
他沿路慢慢走著,不時彎腰撿起遺棄在路邊、草叢中的塑料瓶和廢紙箱。
走到一個路口時,張雙奇看到那里圍滿了人。他憑借個子矮的優勢擠進人群,才發現被大家圍著的,是一個哭得滿臉通紅的嬰兒。
人們圍著嬰兒指指點點,卻沒有一個人抱起她。張雙奇的心軟得一塌糊涂,他不顧周圍人的勸阻,將嬰兒抱回了家。
張雙奇的舉動改變了一個女孩的命運,也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
24年后,嬰兒長大成人,帶著千萬身家回到父親身邊,報答養育之恩。
一個堅韌善良,一個知恩圖報,父女倆的故事火爆全網,感動千萬網友。
那么,這到底是怎樣一個暖心的故事呢?父女倆的現狀如何?
收養棄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2年7月10日,北京天安門廣場。
晨光熹微,太陽還未升起,廣場上就聚集了一大批觀看升旗儀式的群眾。
七點半左右,升旗儀式正式開始,現場氣氛達到了高潮。人群中,穿著黑色開衫的張白鴿一個矮身,用肩膀扛起了她身側的瘦小男人。
“看見了沒有爸?”張白鴿大聲問。坐在她肩膀上的男人非常激動,連連回答:“看見了!看見了!”
這暖心的一幕被制作成短視頻,在各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
看了視頻的網友紛紛淪陷,直言“眼睛濕潤了”。而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是,這對感動無數網友的父女,并沒有血緣關系。
張白鴿和養父張雙奇的緣分,始于1997年。
當時的張雙奇五十歲,沒有結婚,沒有兒女,就靠撿垃圾為生,收入雖然微薄,但也能糊口。
不過,這種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狀態,被張白鴿的到來打破了。
張白鴿是個棄嬰。那時候的人,重男輕女的觀念很重,沒人愿意收養這個“賠錢貨”,只有張雙奇將她抱回了家。
“閨女遲早要嫁人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都那么苦了,還不如早點送人?!?/strong>好心鄰居規勸道。也有人發出質疑:“你能養活這個孩子嗎?”
反對的聲音紛至沓來,但張雙奇對這些議論充耳不聞。個子瘦小的他緊緊抱住女嬰不撒手,聲音堅定:“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她養大!”
從這天起,低矮的磚瓦房里,就多了一道幼小活潑的身影。為了養活閨女,張雙奇在撿垃圾的基礎上又發展了多個“副業”。
挖藥材、放羊、打工、種地……張雙奇一個人被掰成幾個人用,起早貪黑地給女兒賺奶粉錢,又是當爹又是當媽,對張白鴿視如己出,關懷備至。
“一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就這樣手忙腳亂地把我養大啦!”成年后的張白鴿心疼愧疚地說,眼中含淚。
張白鴿從小就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同。她的家破破爛爛的,墻都開裂了,一下雨屋頂就漏水,還有老鼠在上面跑來跑去。家中的餐桌上長年不見葷腥,張白鴿吃得最多的就是清水煮面條和饅頭面湯。
在她的記憶里,她和父親曾連續一個月吃腌香椿,就因為家門前有一棵香椿樹,薅香椿不要錢。
那時候的張白鴿年紀小,對貧窮沒什么概念。直到她十歲時,家里發生了一起意外事故,才讓她對家境有了清晰的認知。
張白鴿十歲生日時,曾邀請同學來家里吃飯。
張雙奇知道后,和左鄰右舍借錢,將漏雨的屋頂翻新成了石棉瓦,又用磚頭將坑坑洼洼的地面拍平,為的就是讓房子看起來不那么破。
那天,張白鴿帶了很多同學回來,但天公不作美,一群學生進屋后就下起了瓢潑大雨。
雨水串成珠簾從屋檐上滑落,屋里燃了一堆火,半大的孩子們圍坐在火堆旁邊,氣氛其樂融融。
然而就在這時,“轟隆”一聲巨響,石棉瓦做成的新屋頂不堪重負,塌了下來!
學生們尖叫著跑到房子外面,一群人淋著雨,看著不斷塌落的房子,表情各異。張雙奇愣愣地看著,突然拔腿沖了進去。
張白鴿來不及阻攔,又驚又怕地喊了一聲:“爸爸!”
張雙奇沒有回頭。再出來時,他的懷里抱著一個水壺,右腿一瘸一拐的。
這件事發生后,張白鴿就知道家里的條件不好,也就很少帶同學朋友來家中做客了。
再長大一些,張白鴿步入叛逆期,經常因家中貧困而感到自卑,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她羞于提起家人,更不想讓同學知道她有一個撿垃圾的爸爸。
張雙奇敏銳地注意到了張白鴿的心理變化。為了維護女兒的自尊心,他改變了自己的作息,白天去打零工,晚上去撿破爛,一直撿到深夜十二點才回家。
與此同時,張雙奇也慢慢修繕破爛的家。那場意外讓屋子塌了一大半,他手頭拮據,只能一點點修,而最先修繕的就是張白鴿的房間。
張雙奇把張白鴿房里的蘆葦棚拆了,換成更堅固的材料,還讓張白鴿在舊日歷上畫畫。最后,這些畫都被貼在了屋頂上。
從此,張白鴿告別了聽老鼠跑酷的恐怖夜晚,取而代之的是躺在床上就能看到的,一片璀璨閃爍的繁星。
“他不是什么都給不了我,他是把最好的都給了我?!?/strong>長大后的張白鴿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感慨萬分。
從叛逆期中走出來后,張白鴿放下了自尊和偏見,擼起袖子和父親一起修繕家園。
因經費有限,修繕后的房子看起來和之前一樣破,但好歹也能遮風擋雨。在這里,張白鴿度過了拮據卻又幸福的童年。
考慮到家里的條件,張白鴿讀到高中就沒有繼續學業,而是挑起了養家的重擔。
為了賺錢,她什么都嘗試過,擺地攤、做收銀員、做導購……賺到的工資除了給爸爸買禮物之外,其余的都被存了起來。
“我的愿望就是蓋三間不漏雨的平房?!?/strong>張白鴿沖勁滿滿。她攢了三年的工資,終于攢夠錢把房子蓋好了。只是,因為有人搗亂,父女倆并不能住進去。
于是,張白鴿就帶著父親去縣城里租房。五百一個月的房租對她來說有點貴,但她認為很值。
這里沒有亂竄的老鼠,沒有怎么都捂不熱的被窩,也沒有一到下雨天就漏雨的屋頂,一切都顯得那么安穩和幸福。
后來,張白鴿賺到的錢越來越多,父女倆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但就在這時,意外再次降臨了……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步入社會的張白鴿做了四年打工人。她在外打拼的時候,張雙奇就留守在家,每天吃點白水泡饅頭,盼著閨女快點回家。
張雙奇太苦了,張白鴿身邊的人都說:“你以后嫁人了,一定要把你爸爸帶去?!?/strong>
張白鴿不置可否,她認為,在結婚之前,自己一定要先站起來,做父親最大的底氣。
2015年,張白鴿偶然接觸到了美妝行業。此時恰逢電子商務的紅利期,她便用攢下的積蓄開了一家“金其美妝店”,主營線上業務。
創業初期是艱難的。那段時間,張白鴿每天都東奔西走,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為了給女兒分擔一些壓力,張雙奇親自上陣,忙得團團轉。
他不僅給女兒看店,還幫女兒拉貨、運貨,在倉庫里給商品打包、裝箱。父女倆睡過倉庫,睡過地下室,也睡過樓梯間,吃了很多苦。
經過四五年的打拼,張白鴿的事業步入正軌,積累了不菲身家。
但福禍相依,因長期高強度工作,張白鴿的身體狀況亮起了紅燈,不得不遠赴北京治病。
張白鴿獨自上手術臺的那一天,張雙奇眼眶紅了,不停地用紙巾擦眼淚。他哽咽著對張白鴿說:“我害怕呀,沒有你我今后該怎么活!”
看著年邁的父親,張白鴿心中涌起一股堅定:她一定要把病治好。
這樣想著,張白鴿也不像從前那么拼命了。她將工作放到一邊,在父親的陪伴下安心治病、養病。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里,張白鴿無比清晰地感受到:父親真的老了。他的視力在慢慢退化,聽力也大不如前。歲月催人老,有些事情如果不做,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張白鴿不希望這樣的遺憾發生在自己身上。
思忖再三,她關掉了公司、店鋪和倉庫,從積蓄中拿出66萬元買了一輛房車,準備帶著辛苦了一輩子的父親去環游中國。
2021年5月7日,父女倆帶著一條狗正式出發。他們的旅程以河南為起點,途經陜西到達四川,直奔神秘綺麗的西藏、新疆而去。
途中,他們邂逅了巍峨神圣的雪山,觸碰了純潔清冽的溪流湖泊,牽著手在樹木叢生的森林里奔跑,用腳步去丈量祖國的每一寸山河。
考慮到父親的身體狀況,張白鴿將行程放慢,每到一個地方都停留一個月左右,好好欣賞路上的風景,慢慢地感受當地人的生活。
他們在麥田里大聲唱歌,在房車里一起吃紅薯饸饹面,一起看風景,一起瘋玩。這些快樂的時光都被張白鴿用視頻和照片記錄下來,永久珍藏。
2022年2月,張白鴿和父親結束旅程,回到家鄉洛陽,選了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住了下來。
此時,張白鴿因“買房車帶父親旅游”的舉動已經有了很高的關注度,在視頻平臺上的粉絲超過百萬。
為了宣傳家鄉,也為了給大家帶去更多的溫暖和感動,張白鴿在接受治療的同時,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短視頻上。
“我現在的狀態特別好,既能陪伴父親左右,又能通過短視頻把家鄉的美分享出去。”張白鴿說。
不過,除了這些,她還有一件要緊事兒要做:帶父親去看升旗儀式。
對老一輩而言,天安門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去北京看毛主席,看升旗儀式也是很多老人畢生的心愿,張雙奇也不例外。
之前,因為給張白鴿治病,張雙奇也經常去北京,但每次都是來去匆匆,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醫院門口。
后來,張雙奇無意間跟女兒提了一嘴,說想去看升旗,張白鴿就記下來了,默默地把這件事提上日程。
2022年7月10日凌晨三點,張白鴿叫醒了父親,父女倆洗漱完畢后手牽手去了地鐵站。到了天安門廣場后,一老一少揮舞著手中的小紅旗,開心地在廣場上奔跑。
第一次看升旗,儀式感一定要足。還沒開始前,張白鴿就細心地給父親整理著裝。
張雙奇一動不動,乖乖地讓女兒“捯飭”自己。他看著巍峨的天安門城墻,臉上浮現出了憧憬和期待的神色。
七點半左右,國歌的旋律響起,張白鴿擔心矮個子的父親看不見,就蹲下身,用肩膀將父親托了起來。
觀看升旗儀式的群眾很多,其中不乏拖家帶口,全家上陣的。這些家庭的孩子們都坐在爸爸的肩膀上,張白鴿是現場唯一一個,肩膀上坐著爸爸的孩子。
這個“扛著老爸看升國旗”的視頻照例被張白鴿發到了個人賬號上,獲得了兩百多萬點贊。
7月12日,央視新聞發表了張白鴿“暖心一扛”的感人事跡,其他主流媒體紛紛轉載,張白鴿火爆全網。
網友們得知張白鴿和父親的故事后都感動萬分。這個女孩剛出生就被父母拋棄,本是天崩開局,卻遇到了心軟的神。
張雙奇,一個并不高大,也并不富裕的男人,在一片質疑聲中抱起了襁褓中的張白鴿,用瘦弱的身軀為她撐起一片遮風擋雨的小小屋檐。
在愛的包圍下,張白鴿磕磕絆絆地成長,最終長成了一個重感情、懂得知恩圖報的好孩子。
天高地闊,江山萬里,有了“愛”這個牽絆,白鴿飛得再高再遠,也永遠不會忘記歸巢,更不會忘記巢里的老父親。
如今,張白鴿已經成為了備受歡迎的短視頻創作者,粉絲近千萬。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三年前,她為了陪伴父親按下事業的暫停鍵,現在,她又重新開啟了事業線,乘著短視頻的東風扶搖直上。只能說孝順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點開張白鴿最新一期的視頻,可以看到她和父親、男友住進了豪宅,有了自己的家和避風港。
從此刻起,她和父親不用擔心屋子漏雨,也不用擔心交不起房租。一切苦難都隨風而去,他們即將奔向的,是盛大光明的未來。
希望他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信息參考
1. 央視新聞-“老爸,看見了嗎?”女兒扛起75歲養父看升旗
2. 伊川新聞-這一扛,好暖!央視點贊伊川姑娘張白鴿
3. 人民網河南頻道-那個撿來的女孩長大了,買房車帶養父環游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