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調(diào)理,有時候“糾偏”是很困難的,所以防未病才是關(guān)鍵啊
清晨,平躺一夜,身體有濁氣,剛起床,陽氣正在升發(fā)。中醫(yī)叫你起床后喝一小杯溫開水(陽虛的人最好有點燙嘴,慢慢喝下去,),再活動半小時,再吃早餐。
溫的水是有陽氣的,而水本身就是陰,陽加于陰,微微有點熱想出汗的感覺最好,可以幫助身體的陽氣升發(fā)。再活動一下,幫忙脾胃疏通氣機,上個衛(wèi)生間,排出濁氣,這樣身體通暢了,再吃一頓有營養(yǎng)的早餐,這不也是先通后補嗎?哈哈,中醫(yī)就在生活中啊。
而今的人啊,特別是夏天,一起床,打開冰箱拿出一瓶冰牛奶,咬著一個面包,就一頓猛灌,冰牛奶,冰冷粘膩,陽氣是要升的,你給它潑一盆冷水,脾胃是要運化的,結(jié)果用粘膩的東西給它糊上,喉中自然就有痰了。不幫助身體就算了,還是逆著來,它就堵給你看。
生病了,怎么辦?最簡單就是喝一杯姜陳茶,一會痰就下去了。姜是溫的,陳是理氣疏肝的。冰牛奶就是讓身體變寒,現(xiàn)在用溫?zé)岬乃幖m正身體的寒,把痰化下去,恢復(fù)身體的正常運作,這就是中醫(yī)治病的原理。
又比如晨起老是口干口苦,有人想到是火,用三黃片,結(jié)果吃了拉肚子??嗍悄懼奈兜?,正常膽汁要分泌到小腸,進行二次消化的,膽隨胃降,是從上向下的,怎么會向上跑到口里了呢?因為膽氣上逆,什么原因引起膽氣上逆?
可能是胃氣上逆,引起了膽氣上逆,也有可能肝火太旺,引起膽火過旺,火性是炎上的,所以也會膽氣上逆,這樣一說要么清膽火,要么降胃氣,而胃氣不降,是因為脾氣不升,那就升脾才能恢復(fù)正常的生理運作。
這時應(yīng)該考慮到小柴胡湯(柴胡、黃芩、黨參、半夏清、甘草、生姜、大棗),用柴芩清肝膽熱,用參甘姜棗升脾氣,用半夏清痰,恢復(fù)升降,苦自消。
說得再深層次一點。說到久病虛勞多夢,頭昏沉,腦髓少記憶力差。一說到多夢,就想到鎮(zhèn)靜,那是“傻瓜”療法,而中醫(yī)要看到病根,要根據(jù)病根還原生理,恢復(fù)正常運作。
書上說“是以少氣之厥,令人妄夢,其極至迷......”,厥就是陰陽不通的意思,元氣虛弱到陰陽不通昏睡不醒,作夢連連。所以虛勞多夢則因為元氣虛弱。這是腎的問題,并不是心的問題。
所以要復(fù)原身體,就是補元氣而不是鎮(zhèn)靜。很虛弱,就要先固再補。用牡蠣、萸肉、龍骨、芡實這類加強固藏,再用生、熟地、鹿角膠、肉桂之類溫陽生米青補髓,再用夜交藤、遠(yuǎn)志、石菖蒲之類交通心腎,開竅醒神,有痰濁的還得加一些砂仁、陳皮之類。后期調(diào)理一下脾胃,作病后重建,這才是一個完整的調(diào)理方案。
別看一個多夢,以為一片安定就完事了嗎?我得從腎調(diào)到心脾。
人正常時是很省事的,只要吃飽飯,睡好覺,身體就自動運作了。但搞破壞是很簡單的,如果把人當(dāng)成一間房子,破壞就一鎯錘的事,生病也是很容易的,就受一下寒的事,但房子被一鎯錘倒了,得從地基修到房頂,三陰體受一下寒感冒了,得用四逆湯,從腎根修起,多麻煩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