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授銜是在1955年9月,有一名軍隊干部,當時被擬定授予中將軍銜,但卻被臨時撤銷,什么軍銜也不給了,此人叫聶鶴亭。按說開國中將是很高的殊榮,但授銜之前,聶鶴亭同志卻覺得軍銜低了,對此很不滿意,并對時任總政主任羅榮桓講了不太中聽的話。
聶鶴亭參加過南昌起義,紅軍時期當過軍參謀長,解放戰爭中也是四野重要干部,當過野戰軍副參謀長。開國大將粟裕起步比較低,1927年時的職務僅僅是班長,而他的頂頭上司不是別人,正是排長聶鶴亭,軍事生涯初期聶鶴亭指導過粟裕。
論職務履歷,應該說聶鶴亭評上將是可以的,但獲得上將軍銜更合理。因為他缺少擔任重要軍政主官的履歷。四野的眾多知名戰例,是主力野戰部隊打下的,他跟鄧華、洪學智、韓先楚這樣的戰將,有很大區別,聶鶴亭在東北時,長期擔任地方軍區司令員,說白了帶的不是主力軍。
所以分析起來,聶鶴亭屬于資歷大于戰功的干部。1952年干部定級,聶鶴亭的級別是副兵團級,評上將中將都正常,多數副兵團級是中將軍銜,聶鶴亭并不委屈。要知道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四野參謀長蕭克,55年都是上將;作為曾經的副職,聶鶴亭哪能跟這兩人平起平坐?
但聶鶴亭本人不這么想,他主動去找羅榮桓要軍銜,情急之下還蹦出一句:連粟裕來了,也得喊我一聲老排長。這句話很不講道理,講出來更不得體。粟裕為人謙和,是叫過聶鶴亭“老排長”,但聶鶴亭卻聽到心里去了。粟裕的后期職務,可是大大超過了聶鶴亭,他竟不以為意,還把粟裕當部下看,有些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羅帥一聽就火了,說事就說事,扯粟裕干什么?人家粟裕可是以低調謙讓著稱的,跟聶鶴亭對比很強烈。羅榮桓當即批評對方,讓聶鶴亭回去反省,二人不歡而散。
其實羅榮桓是好脾氣的領導,55年對軍銜不滿意的將領,倒也不止一個聶鶴亭,但其他人至少態度端正,來論一論理罷了,羅榮桓都是好言相勸。只有這個聶鶴亭,講話太離譜,連溫文爾雅的羅帥都失去了耐心。
后來經過組織研究,聶鶴亭的事情被“掛”了起來,暫時不參加集中授銜,等什么時候反省好了再說。好在聶鶴亭也是老革命,只不過脾氣急了一些,回到家中就后悔了。后來他主動寫出多份檢討,向羅榮桓承認錯誤,說自己覺悟不夠,授不授銜、授什么軍銜,都會虛心接受結果。
羅帥還是肯定聶鶴亭貢獻的,沒有要剝奪他評銜資格的意思。見聶鶴亭態度誠懇,經過申請后羅帥為他爭取了補授機會。1956年,聶鶴亭同志成為全軍唯一一個因“鬧脾氣”,而被單獨補授軍銜的開國中將。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