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購買黃金已然成為熱門話題
有人抓住機遇投資增值
但也有人借“黃金熱”
設下詐騙陷阱
以此牟利
近日,崇陽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
成功偵破一起
以“黃金理財”為幌子的電信網絡詐騙案
快速為受害人追回7萬元損失
有力守護群眾“錢袋子”
真 實 案 例
4月13日,崇陽縣居民汪某焦急報案,稱自己因輕信網絡陌生人推薦的“黃金理財項目”,被騙7萬元。據調查,4月11日,汪某在刷短視頻時結識了自稱“譚某”的男子。對方以“某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官方期貨理財”為噱頭,用專業話術和高額回報的承諾步步設套,誘使汪某向指定賬戶轉賬7萬元。
接警后,崇陽警方立即啟動反詐快速響應機制,通過對涉案資金流向的深度追蹤,鎖定嫌疑人阮某。民警調查發現,阮某在收到汪某轉賬當日,便在北京市懷柔區某銀行取現8萬元。崇陽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迅速組建專班,連夜趕赴北京開展跨省協作。就在民警抵達前,阮某因家人勸說,意識到自己為他人“洗錢”的違法后果,已主動前往當地派出所投案自首。
經審訊,阮某供述其在網絡上被不法分子蠱惑,將個人銀行卡提供給他人用于資金轉移。在法律威懾和親情感召下,她選擇主動退贓,將涉案7萬元全額退還。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圖為崇陽警方追回汪某被騙的7萬元現金
套 路 解 析
第一步:引流
詐騙分子在各類社交軟件上物色潛在受害人,與其聊天交談。此外,騙子還會通過一些短視頻平臺投放廣告,宣稱有“內部消息”,尋找目標群體,并建立聯系。
第二步:洗腦
在建立聯系后,詐騙分子以自己身份不便,讓受害人幫忙管理投資賬號為由,引導受害人投資;或通過聊天交流投資經驗,拉人進“投資理財”群,聽取“理財導師”直播授課等多種方式,以能獲取“內幕消息”“豐厚回報”等謊言取得受害人初步信任。
第三步:誘惑
誘導受害人登錄虛假網站,或是下載相應投資理財APP(涉詐),指導受害人進行投資理財操作。初步小額投資試水,獲得低額返利,繼而進一步取得信任,為誘導繼續加大投資做好鋪墊。
第四步:收割
繼續鼓吹“穩賺不賠”“高額回報”,誘導受害人加大資金投入。當受害人想要提現時,騙子就會以“操作失誤”“銀行賬戶凍結”等理由,要求繳納“解凍費”“保證金”才能完成提現,若不繳納,平臺內的資金就會全部損失。騙子通過這樣的方式持續對受害人實施詐騙,直到受害人發覺被騙。
民 警 提 醒
1.在進行黃金、期貨、股票等投資時,應充分了解市場行情和投資風險,選擇有資質、信譽良好的投資機構,避免盲目跟風,不聽信不實宣傳。
2.網上交友要謹慎,不要被“網友”所謂的“高回報、穩賺不賠”謊言所誘惑,凡是涉及金錢來往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點擊“網友”發來的“投資平臺”鏈接或者下載“投資”APP,也不要共享屏幕。
3.如不慎被騙或遇可疑情形,請注意保護證據,立即撥打110報警或撥打96110咨詢。
來源:平安崇陽
一審/編輯:黎 雪
二審:石麗麗
三審:陳小彬
監制:朱封金
出品:咸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