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 5月15日訊(記者 姜婧儀 通訊員 王芙蓉)近日,南京市消協投訴部里來了一位來自江陰的消費者。根據他提供的身份證明和投訴材料,市消協了解到,這位陳老先生已年逾八旬,獨自一人從江陰而來,主要是為了尋找位于南京的某家藥房。
老人獨自來維權
原來,2024年年末,他在電視臺收看了一檔早間5點到7點播出的節目,專門請一些“著名醫師”推薦藥品、保健用品和長壽秘方。節目中稱某品牌電脈沖治療儀單獨購買為2萬6千元/臺,如果購買指定口服液15盒,便可免費獲贈。由于老人本身患有高血壓、痛風等多種疾病,又見如此優惠政策,便撥打了電視臺公布的400熱線,花費7470元購買了15盒口服液,還獲贈了一臺治療儀。老人在服用近2盒口服液后,疾病并未得到緩解,反而有加重的趨勢。此時,他再次撥打400熱線卻未得到滿意的回復。幸好,當初購買時,老人保留了發票。發票顯示該產品為南京某家藥房銷售。于是,八旬老人便獨自一人跨市而來,幾經碾轉,找到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尋求幫助。
消協接訴后,當即與發票上的該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聯系。對方接電話的為財務人員,并不了解產品在異地銷售的情況。市消協工作人員敘述了老人跨市維權的不易,請對方盡快與公司負責人聯系,給出處理方案。經過電話中幾番溝通,最終,該藥房連鎖公司同意幫老人退掉沒有服用的12盒口服液,共計5976元。
此案例中,商家利用老年消費者的“健康焦慮”,通過電視節目夸大產品療效,虛構“著名醫師”背書,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經營者不得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同時,陳老因信息不對稱誤信廣告內容,其知情權與公平交易權均受到侵害。同時,商家未提供有效售后支持,加重消費者維權負擔。
對此,南京市消協做出消費提醒。首先,消費者在電視購物時,應查驗商家營業執照、產品批號,警惕“免費贈送”“專家推薦”等營銷話術,通過官方渠道核實信息。其次,應妥善保存發票、通話錄音、廣告截圖等證據,避免一次性支付大額費用,優先選擇貨到付款。在選擇醫療用品或保健品時,應盡量選擇線下正規醫院或實體藥店,與醫師或工作人員當面溝通,了解商品信息、食用(使用)方法和售后途徑。確需遠程購物的,應避免宣稱“包治百病”夸大宣傳的商品,并索取正規發票。
最后,消費者一旦發現消費糾紛問題,涉及異地的,可及時撥打當地12315熱線進行咨詢投訴,或通過“全國智慧315”平臺在線投訴,以降低維權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校對 潘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