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羊城晚報報道
5月13日下午2點
廣東省普寧市某中學
組織高一年級
進行由教育局組織的
大課間活動展示
由于正值炎熱午后
且有平板支撐等
和地面接觸的動作
致多名學生被燙傷
5月14日,該學校回應稱上級已來核查,“學生都正常”。
對此,普寧市教育局工作人員介紹,大概有九個學生因為和地面接觸出現了手部起泡或磨破皮的現象,發現這一情況后已立刻聯系普寧市華僑醫院的醫生進行評估,并將學生送去醫院包扎。
夏季氣溫高
地面溫度更高
因此導致的燙傷事件
也屢見報道
案例一
2024年7月,深圳一名1歲多的小朋友雙足底Ⅱ度燙傷。
經過了解,當天中午家里的大人忙著做家務,一歲多的豆豆頂著炎炎烈日,光著腳丫子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走路。5分鐘不到,他的兩只腳底板就起了大水泡。
案例二
2024年8月,江蘇宜興一名男子赤腳在滾燙的柏油路上走了幾分鐘,竟導致雙足底嚴重燙傷,住進了宜興市中醫醫院。
為什么會這樣?!
大家要知道
氣象溫度≠地表溫度
這是因為:
我們平常說的氣溫,是氣象部門在離地1.5到2米、通風避光百葉箱內測得的溫度,其可代表近地面大氣溫度。
而地表溫度與上述氣溫概念不同,指的是在無遮擋地表測量得到的溫度值。
夏季午后高,受地表材質影響大,如水泥地表溫度高于草地。
人體皮膚接觸溫度
超過44℃時
就可能造成燙傷
且接觸時間越長
傷害越重
注意!
烈日下的戶外有多"燙"?
01
游樂設施
戶外滑梯、秋千、轉椅等常見的游樂設施,在烈日暴曬下溫度可能高達60℃~70℃。
02
金屬制品
戶外健身器材、欄桿、垃圾桶、嬰兒推車的金屬部分等,暴曬后溫度也可達到50℃~60℃。
03
石桌石凳
戶外石桌、石凳在夏季暴曬后,正午到下午時段溫度可達40℃~70℃。
若遇到這類
燙傷緊急情況
該如何應對和處理才科學?
請牢記以下
“五字訣”
01
發生燒燙傷后,應立即用15~30℃的冷水持續沖洗受傷部位半小時以上。
02
將受傷部位衣物脫下,防止可能造成的傷口感染。若衣物與燒燙傷后的皮膚黏連,不可硬脫,以免將皮膚撕下。
03
將受傷部位置于干凈的冷水中浸泡,或用冷水浸透的毛巾濕敷局部。避免用冰塊直接接觸受傷部位,以免凍傷。
如果燒燙傷處的皮膚已破,禁止用冷水長時間浸泡,以防感染。
04
選取干凈的紗布或毛巾覆蓋保護傷口。千萬不要用酒精消毒創面,可在傷口處涂抹燒燙傷膏。
切忌涂抹蛋清、牙膏、醬油、香油等可能導致傷口感染的物質。
05
除輕微的燒燙傷可自行處理外,在進行上述步驟的同時,應撥打120急救電話或自行前往醫院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