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頒獎儀式的落幕,這場為期兩周的研學之旅暫告一段落,但“行走的課堂” 永遠在路上。正如宋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在總結中所說:“跨學科實踐不是一次偶然的嘗試,而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必然選擇。當地理不再是課本上的經緯線,歷史不再是時間軸上的大事記,藝術不再是畫布上的色彩堆砌,教育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生命里。” 評委席上的工作室成員(王雷、肖卓成、蔡雷蕾、邱娟、詹順來)
五月的微風裹挾著求知的熱情,麻城市第四初級中學的校園里綻放出一場別開生面的教育盛宴。5月15日晚,城東校區尚德樓二樓報告廳,第四初級中學與宋來名師工作室聯合舉辦的第三屆“活?地理”跨學科研學實踐匯報大賽圓滿落幕。從大別山的紅色印記到羅田濕地的生態密碼,從京劇國粹的千年古韻到古鎮文化的匠心傳承,師生們用腳步丈量天地,用多元實踐詮釋 “課堂之外皆學問” 的教育新圖景。
一、當課本走向山河:跨學科實踐的“打開方式”
“把地理課搬到山川河湖,讓歷史課回響在革命舊址,讓藝術課生長于文化肌理。” 這是本次大賽的核心理念。大賽歷時兩周,分研學實踐和匯報大賽兩個過程。匯報比賽又分為初賽、決賽兩個階段:10個團隊從初賽中脫穎而出,5支隊伍在決賽中巔峰對決。學生們以“地理”為錨點,跨界融合歷史、生物、藝術、信息技術等學科知識,通過研學成果匯報、創意文創展示、情景化主題表演三大形式,呈現了一場 “行走的課堂” 實錄。
現場直擊:多元表達中的知識碰撞
紅色基因?沉浸式傳承
七(22)班的《大別山紅色傳奇》匯報中,學生們用情景劇還原革命場景,地圖標注紅軍行軍路線,結合歷史事件講述地理環境對戰爭的影響,讓 “地理” 成為觸摸歷史的坐標系。
生態濕地?跨學科解碼
八(9)班的《羅田縣濕地文化探索實踐》堪稱 “行走的生態課”:生物學科的濕地植被圖譜、地理學科的水文模型、藝術學科的濕地攝影展,多維度揭開 “地球之腎” 的奧秘。
文化新聲?傳統與青春對話
八(6)班的《當京劇遇上羅田》令人眼前一亮:學生們用地理視角分析京劇發源地的人文環境,用歷史脈絡梳理京劇流派變遷,最后以一段改編京劇唱段演繹羅田風土,傳統藝術在跨學科解讀中煥發新生。
二、群星閃耀:看見成長的N種可能
這場大賽不僅是知識的舞臺,更是青春風采的秀場。無論是妙語連珠的主持人,還是氣場全開的講解員,亦或是創意迸發的“小設計師”,每個學生都在跨學科實踐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閃光點。
高光時刻:獲獎名單里的“成長密碼”
團隊特等獎:七(22)班、八(7)班
他們用“地理+歷史+藝術” 的復合視角,分別以 “紅色地理” 和 “生態地理” 為主題,構建了兼具深度與感染力的匯報體系,成為跨學科融合的標桿。
金牌講解員(22名)與研學創意之星(42名)
從八(1)班鄭紫怡的 “濕地生態講解員” 到八(8)班丁博一的 “研學Vlog導演”,從八(5)班夏玉瑩的 “古鎮文創設計師” 到八(7)班江鈺的 “京劇文化傳播者”,每個稱號背后都是一段突破自我的成長故事。
優秀指導老師(11名):邱娟 顏 浩 范鵬梅 蔡 鎔 范 想 張 冉 丁 娟 魯 瓊 丁玉瑩 晏家文 宋 來
他們是幕后的“筑夢人”—— 地理老師指導學生繪制等高線地圖,生物老師帶領學生采集濕地標本,藝術老師編排情景短劇…… 跨學科實踐的背后,是教師團隊打破學科壁壘的勇氣與智慧。
三、破界而行:跨學科實踐的“教育啟示”
在“雙減” 政策深化與新課標落地的背景下,本次大賽為學科融合提供了鮮活樣本:
課堂的邊界在消失
當學生在羅田濕地用pH試紙測量水質時,他們既是 “地理學家”,也是 “化學家”;當他們在鳩茲古鎮用素描記錄古建筑時,他們既是 “地理觀察者”,也是 “藝術創作者”。這種沉浸式學習,讓知識從碎片化走向立體化。
能力的維度在拓展
不同于傳統課堂的單向輸出,跨學科實踐要求學生兼具信息整合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公眾表達能力。八(3)班關念同學在匯報中坦言:“為了制作一份精準的濕地生態手抄報,我們小組查了20多篇文獻,畫廢了5版草圖,這比做十套練習題更有成就感!”
教育的溫度在生長
宋來名師工作室負責人表示:“我們驚喜地發現,平時沉默的學生在文創設計中展現了驚人的創造力,擅長理科的學生在情景表演中釋放了藝術潛能。教育的意義,就是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發光的舞臺。”
四、未來已來:讓“活·地理” 成為常態
據悉,學校將把優秀研學成果整理成《跨學科實踐案例集》,部分文創作品(如濕地主題書簽、紅色地圖盲盒)將作為校本課程資源推廣。未來,“活?地理” 系列活動還將延伸至城市“口袋公園”對生態的影響等主題,讓更多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學會思考、學會創造。
結語:教育,就是讓世界成為課本
從大別山的晨曦到羅田濕地的暮色,從革命舊址的沉思到古鎮街巷的煙火,這場研學匯報會不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宣言:真正的學習,從來不止于教室的方寸之間。當我們學會用跨學科的眼光打量世界,每一片山河都是最好的教材,每一次探索都是成長的注腳。
少年們,帶著這份對世界的好奇,繼續向遠方出發吧!??♂???♀?
圖文:宋來名師工作室
審核: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