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為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吉安職業技術學院通過頂層設計和機制創新,構建并實施了高效的"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這一機制顯著提升了學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匹配度,實現了人才培養各環節的協同發展,有效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形成了"入口旺、出口暢"的良性發展格局。
前瞻性優化專業布局
吉安職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三全育人""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該校高度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將招生、培養、就業作為貫穿辦學全過程的核心工作。2024年6月21日,學校舉行專業布局調整優化新聞發布會,以江西省"1269行動計劃"為指引,精準對接區域產業需求。
該校將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12個重點產業鏈、6大先進制造業集群、9個現代服務業領域)作為專業建設的根本遵循,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通過調研區域重點產業人才需求,重點擴大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現代農業等與"1269"產業高度契合的專業規模。2025年,該校新增"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無人機應用技術"等前沿專業,同時動態調整傳統專業招生比例,確保人才培養與產業鏈、創新鏈緊密銜接。
完善的質量保障機制
該校建立了"重點控制指標+內涵發展指標"的雙維考核體系,制定《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動態調整辦法》,實施"預警-黃牌-紅牌"三級警示制度。對獲評"綠牌"(內涵發展指標前30%)且社會認可度高的專業,適當增加招生計劃。2024年,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專業招生計劃增幅達18%以上。
該校將就業率作為專業建設的關鍵指標,建立"就業數據驅動招生計劃"機制。2024年,該校對部分低就業率專業的招生計劃縮減幅度達30%,充分體現"優增劣汰"的資源配置原則。
精準化的就業服務體系
該校構建了"領導班子統籌、招就處協調、二級學院落實"的就業工作責任體系:一是實施四級聯系制度:校領導聯系學院、院領導聯系專業、專業主任聯系班主任、班主任聯系學生,實現就業指導全覆蓋。二是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將就業指導納入班主任工作職責和考核范圍。三是建立就業考核制度:將考評結果與專業設置、招生計劃等掛鉤。四是強化校政聯動:與政府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凝聚發展合力。
該校始終堅持"教師回歸育人本分、大學回歸教育本質"的辦學理念,要求全體教師全過程參與學生培養,在知識傳授、職業指導、創新創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吉安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政策引領、數據支撐、動態調整"的協同機制,實現了專業建設與區域經濟的同步發展、人才培養與就業市場的精準對接。未來,學校將以"創建'雙高'、升格本科"為目標,持續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為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張可丹、范美莉、王顯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