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興學校展廳里響起《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嘹亮歌聲。江灣軍休中心醫療志愿服務隊成員、原駐疆某部醫院院長王引虎來到現場,在該校二年級入隊啟動儀式上,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特殊的“致敬榜樣力量·賡續紅色血脈”思政課,用軍旅生涯的赤誠故事點燃孩子們的信仰之光。
活動中,佩戴著鮮艷紅領巾的王引虎,以“紅領巾”為紐帶,串聯起自己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成長與堅守。從鄉村少年為爭取入隊而主動幫老人推車、擦黑板,到駐守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軍營救死扶傷;從帶領醫療隊與孤兒院結對幫扶、捐贈5000余冊圖書建成“紅葉書院”,到培養出南丁格爾獎獲得者姜云燕的動人故事……這位有著近40年軍齡的老兵,用質樸的語言將“紅色基因”與“醫者仁心”的傳承娓娓道來。
“高原上吃什么、喝什么?”面對孩子們稚嫩的提問,王引虎的答案讓全場屏息:“破冰背回來化水喝!蘿卜白菜挖地窖存著吃!”一邊說著,他還一邊做起了當年背冰塊的姿勢,回憶起當年,引得孩子們驚嘆連連。
當屏幕上浮現孤兒院孩子為官兵繡制的十字繡,聽到姜云燕護士長將南丁格爾獎獎金全數捐出時,孩子們眼里跳動著火花。而更令師生動容的是,“紅葉書院”受助的兩位孤兒——昔日的紅領巾少年已成長為堅強的戍邊軍人、衛國戰士。
活動最后,王引虎引用毛主席青少年時代寫的詩句“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勉勵孩子們積極加入少先隊,不斷超越夢想,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生動展現了軍休干部在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軍休干部用自己的從軍經歷詮釋著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將艱苦奮斗的歲月沉淀轉化為滋養少年兒童的精神養分,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愛國奉獻的種子,以精神火炬照亮少年前路,讓紅色血脈在代際傳承中激蕩出永不停息的力量。
文字 |湯順佳
編輯 |奚宇軒
資料 |江灣軍休中心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