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聽見世運·共赴未來”推廣歌曲校園主題活動在四川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展開后,隨著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日益臨近,校園傳唱活動于5月13日走進吉林藝術學院。作為世運火炬“竹夢”設計團隊所在的高校,活動上以世運推廣曲《逐夢》的現場演出與采訪分享,全方位呈現出火炬“竹夢”與歌曲《逐夢》之間的情感聯動,點燃了全校師生對世運的熱情與共鳴。
“竹夢”點燃青春火炬
全國高校唱響世運之聲
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火炬“竹夢”,是由來自吉林藝術學院的馮犇湲、王安旭主創設計,自亮相伊始便受到廣泛關注:三星堆與金沙遺址一脈相承,“竹夢”借視覺設計傳遞世運理念、講好中國故事。火炬造型提取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大立人像身形,出火口為金沙遺址出土銅立人像太陽冠,造型靈動、神韻東方,凝練出中國文化的時代表達,也象征世運健兒奮勇爭先欲奪桂冠;同時,綠色與銀色相映成趣,倡導著時時逐“綠”而行,處處向“新”發力的核心理念。
正是源于這支校園孕育的火炬,“竹夢”一詞被進一步延展為世運推廣歌曲《逐夢》。在世運火炬發布儀式上,火炬與歌曲一同亮相,形成視覺與聽覺的雙重表達,從“竹夢”火炬中生發出“逐夢”之聲,喚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逐夢初心,與火炬所蘊含的“堅韌、奮進、傳承”精神彼此呼應。
作為“竹夢”的誕生地,“聽見世運·共赴未來”推廣歌曲校園主題活動也于5月13日在吉林藝術學院展開,繼北京、天津等多所高校后,持續掀起世運歌曲的全國傳唱熱潮,通過火炬短片回顧、歌曲演繹、創作交流等環節,帶領學生們重新走近“竹夢”的設計理念與背后的創作過程,也在音樂中感受《逐夢》所傳遞的溫暖力量。師生們紛紛表示,在校園里看到由本校設計的世運火炬出現在國際舞臺,既倍感自豪,也深受鼓舞。
從火炬設計到歌曲傳唱
校園合唱《逐夢》共續世運情緣
自2024年成都世運會火炬外觀設計全球征集開啟,共收集到272份作品,而馮犇湲團隊共7人參與,提交了兩款設計方案,經多方聯合評審后,“竹夢”脫穎而出,確定為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火炬。活動上,火炬設計者馮老師表示:“在火炬設計的過程中,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東方文化的力量,而視覺和音樂的跨界聯動,讓世運精神的表達更加完整和具象化,看到學生們的投入演唱,更讓我感到‘竹夢’從成都點燃,也在吉林繼續燃燒迸發著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結束后,學校特別組織了一場20人合唱團排練,由合唱老師帶領學生在排練廳共同學習演唱《逐夢》。這首以“竹夢”為名延伸創作而來的歌曲,旋律清澈、情感真摯,與火炬設計形成雙向呼應,“逐夢”的旋律里,也有“竹夢”的影子。對此,吉林藝術學院流行學院院長龐忠海表示:“這不僅是一次傳唱活動,更是藝術的回響、夢想的共鳴,為學生打開眼界,在歌聲里凝聚中國青年學子對世界的回應”,合唱團的學生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參與《逐夢》合唱的時候,腦海里也浮現出了‘竹夢’火炬,感覺自己被深深感染,燃起了對成都世運的向往。”
本次活動將“聽見世運”的理念再次落地實踐,用音樂與視覺的雙重語言,把世界運動會的愿景傳遞給更多年輕人。未來,“聽見世運·共赴未來”校園主題活動還將繼續在全國各地藝術高校巡回展開,讓更多的音樂學子、設計青年在歌聲與光影中,匯聚成年輕一代奔赴熱愛、追夢向前的時代合唱,以青春之聲敞開懷抱,迎接來自世界的朋友。
紅星新聞記者 姜山
編輯 歐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