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閑來無事,看了一部電影,據說是近兩年難得的港片,看完之后,盡管沒有主角黃子華之前那部《毒舌律師》深有感受(《毒舌律師》,難道律師界真的需要毒蛇來咬醒大家么?),但還是有一些話想和大家說說,聊聊,以期希望所謂的電影,文學等等對于我們的影響后續吧。
婚禮策劃師道生(黃子華 飾)因婚禮市場蕭條而債臺高筑,被迫改行成為葬禮經紀人。紅白二事大相徑庭,令道生處處碰壁,但最難一關是要得到喃嘸師傅文哥(許冠文 飾)的認可。起初因為理念不合,道生與文哥沖突不斷,兩人的關系岌岌可危。但數次危難時刻文哥的出手相助,以及親歷文哥與女兒文玥(衛詩雅 飾)的相處點滴,道生與文哥之間的心結慢慢解開,也逐漸悟到“破地獄”的真正意義。
以上是電影內容簡介,其實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故事,但就在這樣簡單故事之中,突出了相應的幾個矛盾及最后的結果,從而讓這部電影能以香港平凡之事中得到升華,深化,體會,最終實現讓觀眾頗有所獲的效果。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破地獄這個概念,對于本部電影的理解還是有一些幫助的,破地獄是一個宗教名詞,何謂破地獄?地獄是陰府沉淪滯留之處,生前有作孽者,死后必淪入地獄。而破地獄就是用來“齋醮建功”,即以神光法力來破彼岸之幽暗,使亡者猛然醒悟,放下執迷,從而不再受地獄之苦。
人死后,其實已經是一了百了了,但作為活著的人,對于死者的追思,紀念,或者說寄托,總是希望死者能不再在陰間受苦,從而就有了破除死者的地獄,讓死者能醒悟,放下執著,從而能脫離地獄,免受牢獄之苦。
死人如此,其實活人更該如此,影片中設置了一系列的矛盾,新舊思想的沖突,不同價值觀的矛盾,一些舊俗的延續與否等等,都在暗示著,不僅僅人死后有地獄之苦,其實我們活著,也在遭受著各種苦,而這種苦某種程度而言,其實是不必要的,不應該的,或者說是迂腐的,但往往我們卻無法放棄固有的執著,固有的從來就如此,就一定對么的傳統。所以,不僅僅是破除死后象征意義上的地獄,更應該破除的是活著的人的一些痼習,一些執念,一些隨著時代,社會發展的不合時宜的價值認定。
當然,其實哪怕是最后在喃嘸師傅文哥葬禮上,大家的相應離去,意味著不是那么好破,但總有人來當先河,總有人來拿上對大部分人來說,未必適宜的屠刀來破除舊習,破除傳統觀念,讓無論是死人還是活人都能夠活的更好一點。
故事其實是簡單的,基本沒有多少深刻的需要仔細思索的東西,道理其實也是很明白的,無論是破地獄本身這個舊習,還是說我們生活中的一些新老對抗,一些思想的沖突,都需要大家能多想想,放下一些執念,放下一些所謂的傳承,更放下一些根深蒂固向來如此,畢竟,社會時代在發展,我們的思想,我們價值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與時俱進,不然,真的會活得比較苦,而需要等到死后才也許需要你的子女去破除地獄。
當然,不僅僅是陋習需要破除,給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文師傅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孩子讀書,在父親剛中風住院就攜帶著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去澳大利亞了,可以說是拋棄了自己父親,把這都丟給了自己的妹妹,而且還灌之以為了自己的孩子讀書,一切都是值得的,這顯然也是一種破除養兒防老的觀念,拋開其自私的一走了之的作法,就他的價值觀而言,為了自己孩子讀書,其實也無話可說了。
看完這部電影,不得不再提一句價值觀,所有的我們的言行,選擇都是基于自身的價值觀的影響,所以,像這種破地獄類似的破,也是在破除一些舊有的價值觀,或者說是價值衡量,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我們的價值觀說實話,還真的需要有些變化。
整體而言,這部電影還是不錯的,有些感觸,同樣也希望觀影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什么,也像最后“秦沛”那樣點上一點頭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