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毛主席和母親及親人的合照,拍攝于1919年,中間坐著的是母親文七妹,右邊站立的是毛主席,左邊站著的是毛主席的兩個弟弟毛澤民、毛澤覃。
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出生于湖南韶山,父親叫毛順生,母親叫文七妹。
父親是農民,曾在湘軍中當過幾年的兵,積攢下了一些積蓄,回家后,毛順生還清了外債,置辦了一些田產,做了一些買賣,過日子精打細算。
文七妹是文天祥的后人,心地善良正直,在街坊鄰居中享有很好的名聲,她一生善待他人,這種品格深深影響了毛主席。
毛主席對母親的感情很深,母親病逝時,毛主席含淚寫下《祭母文》,讀來讓人能深深感受到毛主席對母親的哀思。
這張照片是1920年毛主席在北平與進步青年的合照。當年,毛主席在北平,與許多進步青年一起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
這是1938年,毛主席在延安抗大演講時的拍照。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毛主席帶領紅軍北上,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到達陜北延安,掀開了中國革命新的一頁。從照片上看,毛主席精神矍鑠,但非常瘦。
這張照片是毛主席和曾志的合影。很多人誤以為是毛主席和夫人的合影,其實是毛主席與曾志罕見的合影。
曾志是一位杰出的女性革命家,早年就獻身于革命事業。她與毛主席關系很好,經常稱他為“老毛”。曾志年輕時也是一個美麗的女人。
建國后,一位記者曾問毛主席,他一生中最困難的時刻是什么時候,毛主席回答說,那是在紅軍時期與張國燾斗爭的時候。
張國燾19歲考入北大,成為學生運動的領袖。他來自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優越的條件讓他感到自信滿滿。他喜歡以傲慢的態度對待別人。
1921年,張國燾參加了我黨一大,可以說是我黨的創始人之一,履歷牛逼,讓他處世為人十分霸氣。在紅軍困難時期,他堅持南下,試圖搞分裂,但最終遭到了慘敗。
1938年,張國燾到西安拜祭黃帝陵,趁機叛逃,違背初心。晚年,他先到香港,后來全家來到加拿大,1979年,他因饑餓和寒冷客死他鄉。
這是毛主席1949年3月25日閱兵的照片。平津戰役之后,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乘坐軍車在北京西苑機場檢閱部隊。此時,受閱的部隊來自四野。
1946年,毛岸英從蘇聯返回延安,在毛澤東的介紹下結識了劉思奇。這兩個年輕人很快聚在一起,并于1949年在北京結婚。
毛把劉思齊當作自己的女兒對待。在毛岸英犧牲后,他一再鼓勵和安慰劉思齊,希望她能盡快克服悲傷。這張照片是毛主席、劉思齊、毛岸英和李訥的珍貴合影,是一個四口之家的幸福時刻。
1958年,毛主席視察遼寧撫順的一個露天煤礦時,一位技藝精湛的雕刻家贈送了一尊彌勒佛像。毛主席饒有興趣地欣賞著,幽默地說:“這個人只吃飯,不工作,不要向他學習哦!”毛主席詼諧的語言讓大家哈哈大笑。
毛主席喜歡游泳,尤其是在長江里。這張照片是在他游完泳后在岸邊休息時拍攝的,他周圍的工作人員負責保障毛主席的安全。
1954年,毛主席在浙江紹興街頭留下了一張珍貴的照片。毛主席和譚振林在視察工作時,經過一家茶館,坐下來喝茶,討論工作。毛主席很少在外面吃飯,這張照片真的很罕見。
1950年,毛岸英在朝鮮戰爭中犧牲了自己。毛主席聽到這個壞消息后,長時間沉默不語,說:“打仗嘛,總是要死人的。”
后來,根據毛主席的指示,毛岸英被安葬在朝鮮,他和許多在戰場上犧牲的志愿軍一起被安葬在了朝鮮的土地上。
毛主席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提及毛岸英的犧牲,但他的堅韌確實令人心碎。可以想象,作為一個父親,他的心是多么痛苦。
一天,毛主席獨自來到一片小樹林里。他慢慢地從口袋里掏出一張舊照片。毛主席凝視著這張照片,淚水奪眶而出。照片中的人正是毛岸英。也許只有在這個時候,毛主席才能好好看看自己的孩子。
1974年5月29日,毛主席和周總理最后一次握手,并合影留念。當時,周總理病得很重,仍然堅持工作,而毛主席的健康狀況也在惡化。兩位老人最后一次見面,有很多話想說,卻又都放在了心中。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逝世,享年78歲。僅僅8個月后,毛主席逝世,享年83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