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國民黨軍進行了整編師調整,原有的軍改為整編師,而師則改為整編旅。
我們在談整編師所轄部隊的時候,通常都說二旅四團制、三旅六團制;當然后來恢復整編旅三團制之后,則是二旅六團制和三旅九團制。
不過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一個整編師的所轄部隊就只有這些步兵團,其實整編師、整編旅級都還有大量直屬部隊的。
以1947年重新制定的整編師編制來說,師直屬部隊就有炮兵團(二營制)、搜索營、工兵營、通信營、輜重營、野戰醫院、衛生隊、兵器保養連。
這些直屬部隊再加上師司令部,總的兵力數超過了4500余人;這還只是編制內的情況,如果再加上戰時增設部隊的話,兵力顯然會更多。
在上述的直屬部隊中,炮兵、工兵、通信、輜重的單位大家都比較熟悉,而搜索營就比較特殊了。
這種名號的編制在國民黨軍中并不常用,而且編制級別在連、排級。
至于作用的話,顧名思義也不難理解,就是“偵察、搜索”之用,可以認為就是偵察連、排。
但在1947年的新整編師編制中,搜索單位直接提升到了“營級”。
而且我們注意到,它的這個整編師直屬隊中,是沒有警衛分隊的;當然國民黨軍的警衛分隊通常是掛著特務營、特務連之類的名頭。
難道說新的整編師編制,還不需要警衛分隊了嗎?
——非也,其答案就在這個“搜索營”中。
按照搜索營的編制,下轄有4個連,其中2個連為搜索連,2個連為警衛連——你看,這警衛分隊就出來了,只不過是編在了搜索營內。
那這個搜索營的編制有什么特殊的呢?
首先,它有兩種模式,即騎兵搜索連模式和步兵搜索連模式;這兩種搜索營的編制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有搜索連為騎兵編制的話,則整個營的配置如下:
營部有營長以下官兵23人,所配的武器計有手槍2支、步槍6支。
騎兵搜索第1連,有連長以下官兵145人,武器方面則有2支手槍、6挺輕機槍、3支沖鋒槍、94支步騎槍。
騎兵搜索第2連,與第1連編制相同。
除了兩個騎兵搜索連外,則為兩個警衛連。
警衛第1連,有連長以下官兵138人,武器方面則有2支手槍,6挺輕機槍、3支沖鋒槍、89支步槍、9具槍榴彈筒。
警衛第2連,與第1連編制相同。
這樣的話,整個配備騎兵搜索連的搜索營,全營的總兵力數為589人;所配備的武器計有10支手槍、24挺輕機槍、12支沖鋒槍、18具槍榴彈筒、步騎槍372支。
當然,在當時的騎兵并不太好編配,所以在大多數整編師的編制中,搜索連均為步兵,即一個搜索營之下編有2個步兵搜索連、2個警衛連,而步兵搜索連的編制跟警衛連相同,唯有在營部少一名獸醫(不配武器)。
這樣的話,整個步兵搜索營的總兵力就是營部的22人,再加上4個138人的步兵搜索/警衛連,總數為574人。
所配的武器則有10支手槍、24挺輕機槍、12支沖鋒槍、36具槍榴彈筒、362支步槍。
從這個編配情況看,搜索營實際上可以稱之為是特務營,畢竟其實就是警衛和偵察分隊的集合嘛!所以在當時的通俗說法中,稱之為特務營的還是會很多。
甚至于在平時的稱呼中,估計還是叫特務營為多。
而且從上述的編制武器來看,沖鋒槍明顯是偏少的,實際上從1947年開始國民黨軍逐漸拿到了更多的沖鋒槍,此外還有一部分卡賓槍。
因此在真實的整編師直屬搜索營中,沖鋒槍、卡賓槍要更多,甚至輕機槍也會到每個連9挺,畢竟真要有什么事兒,師長首先能用到的就是這支部隊,自然在兵員武器上是要頂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