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飲食中,有一種調(diào)味料的過量攝入,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為健康埋下隱患,甚至增加未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有些食物中這種調(diào)味料的含量極高,卻常常被我們忽視。讓我們一起揭開它的“真面目”!
減鈉可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025年《美國預防心臟病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減少飲食中的鈉攝入量,可降低長達10年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低鈉飲食與DASH飲食結(jié)合,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①
DASH飲食,強調(diào)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的攝入,同時限制飽和脂肪、膽固醇和添加糖的攝入。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高鈉攝入相比,低鈉攝入使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評分降低了9.4%;與對照組飲食相比,DASH飲食10年ASCVD風險降低了5.3%;低鈉攝入與DASH飲食結(jié)合,ASCVD風險降低了14.1%。①
健康時報資料圖 任璇攝
低鈉飲食能“拯救”你的全身器官
1. 大腦清醒
高鹽攝入與記憶喪失和癡呆風險增加有關(guān),2024年《基因與營養(yǎng)》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對膳食鹽攝入與癡呆風險的關(guān)系展開了深入探究發(fā)現(xiàn),高鹽攝入與總體癡呆風險增加相關(guān)。
研究強調(diào),減少鹽攝入對于預防癡呆有重要意義。②
2. 心臟減負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心血管科主任中醫(yī)師沈盛暉2024年在每日商報刊文介紹,如果攝入食鹽過多,大量的鈉離子會進入血液,血中鈉離子增多又會吸引水分,最終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增高,加重心臟負擔。③
減鹽,則能幫助心臟“減負”。
3. 腎病減少
深圳市人民醫(yī)院腎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王圳2024年在醫(yī)院公號刊文介紹,高鹽飲食會增加腎臟過濾血液中鈉和其他物質(zhì)的負擔,增加高血壓風險,長此以往可能導致腎臟損傷。④
減鹽能降低高血壓風險、減輕腎臟負擔,從而降低患腎病的可能性。
4. 胃更健康
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系主任馬冠生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吃進去高濃度的食鹽后,會損傷胃黏膜,成為致癌物質(zhì)的“幫兇”,增加致癌物的致癌作用。⑤
減少鹽的攝入是降低胃癌等胃病風險的有效手段。
5. 皮膚變好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科副主任醫(yī)師鄒穎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過量的鹽分會破壞血液滲透壓,造成體內(nèi)鈉離子增多,身體水分流失,使皮膚缺水,越來越粗糙,皺紋和斑點增加。⑥
要想皮膚好,減鹽少不了。
6. 血壓降低
2023年《英國醫(yī)學雜志》期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少吃0.9克鹽,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下降2.0毫米汞柱和1.1毫米汞柱。
另外,收縮壓降低2毫米汞柱將使卒中發(fā)生風險降低5.2%,使缺血性心臟病發(fā)生風險降低3.2%。⑦
7. 骨骼硬朗
注冊營養(yǎng)師王艷麗2023年在科普中國刊文介紹,鈉的代謝會增加鈣的流失,因此吃得太咸對骨丟失有很大影響。高鈉飲食是骨質(zhì)疏松癥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⑧
減鹽飲食在強健骨骼方面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健康時報資料圖 王楠攝
生活中要小心這些“含鹽大戶”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營養(yǎng)科副主任護師許暢2025年在醫(yī)院公號刊文介紹,鈉是食鹽的主要成分,可通過“400毫克鈉=1克鹽”的換算公式,直觀判斷食品的含鹽量。⑨
有些食物雖然吃起來不太咸,但實際上卻是“含鹽大戶”。
1. 各類調(diào)味品
廚房常用的味精、雞精、醬油、蠔油等均含有較多鹽分;黃醬、豆瓣醬、甜面醬等醬料含鹽量尤其高;甚至連番茄醬、沙拉醬、蛋黃醬等,為提升風味,也會添加大量鹽分。
換算比例參考:1克鹽≈2克味精≈3克雞精≈5克醬油≈8克蠔油。
2. 肉蛋制品
如臘肉、香腸、咸鴨蛋等,為保證口感和延長保質(zhì)期,在制作過程中通常會加入大量鹽。例如100克火腿腸含鹽量約2.5克。
3. 主食制品
如面包、掛面、方便面等,在發(fā)酵過程中為了達到彈性筋道的口感,制作時會加入不少鹽,每100克掛面的含鹽量可達3克。
4. 鹵味制品
如香干、鹵干、素雞等,在加工時需使用鹽或醬油調(diào)味,導致鹽分含量升高。
5. 油炸食品
除調(diào)味用鹽外,油炸食品還會添加小蘇打、泡打粉(主要成分碳酸氫鈉),進一步增加鈉含量。
6. 各類零食
如冰淇淋、蛋糕、奶酪(尤其是天然奶酪)等甜品,為促進發(fā)酵、抑菌及提升口感,會加入大量鹽;魷魚絲、牛肉干、膨化食品等零食,在加工過程中同樣添加了大量鹽分。
7. 各種飲料
運動飲料、奶茶、速溶咖啡等飲品,以及罐頭制品也可能是“隱形鹽”的來源。運動飲料為補充電解質(zhì)含有一定量的鈉;速溶咖啡依賴添加劑調(diào)味;罐頭制品為長期保存需添加大量鹽分。⑨
健康時報資料圖 任璇攝
減鹽減鈉實用方法請收好!
1. 選低鈉產(chǎn)品
優(yōu)先挑選低鈉產(chǎn)品(鈉含量≤120毫克/100克),像牛奶及奶制品、低鹽的奶酪、酸奶、原味堅果、新鮮各類蔬果等。
2. 出鍋前放鹽
炒菜、做湯時,可在出鍋前再放鹽,讓鹽分集中在食物表面,既能保證口感,又能減少用量。
3. 用酸甜調(diào)味
利用酸、甜味道調(diào)味,以酸代鹽,刺激食欲。烹飪魚、肉等本身含有無機鹽的食材時,適當減少用鹽量。
4. 用清水涮菜
在外就餐時,可向商家提出少鹽或無鹽的烹飪要求,或者將菜肴放在清水里涮一涮再吃,減少過量的鹽分攝入。⑨
只要多留心,從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入手,就能讓我們的飲食更加健康!
本文綜合自:
①Dietary sodium reduction lowers 10-yea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score: Results from the DASH-sodium trial.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Volume 22, June 2025, 100980
②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ary salt intake and dementia risk: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Genes Nutr 19, 6 (2024).
③2024-09-21每日商報《鹽多必“失”!醫(yī)生建議,每天不超過5克》
④2024-04-26深圳市人民醫(yī)院《熬夜后,33歲小伙查出尿毒癥!這4個傷腎行為不少人在做》
⑤2014-04-21健康時報《鹽吃多了為什么傷胃?》
⑥2020-10-30健康時報《四類食物催人老》
⑦Effect of home cook interventions for salt reduction in China: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BMJ (2023).
⑧2023-11-11科普中國《注意!這9個生活習慣,正在悄悄“偷走”你身體里的鈣!》
⑨2025-05-06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不咸≠不含鹽,警惕生活中的“隱形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