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羊城晚報報道,5月14日,印度再次關閉了建于杰納布河上游地區的巴格利哈爾水電站大壩的所有閘門。此前該電站閘門因印度報復克什米爾遭襲擊被關閉,水壩下游巴方一側一度干涸。印方稱不允許印度河流的“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此舉遭到巴基斯坦的譴責。5月10日晚,印巴雙方宣布停火。當天,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在慶祝巴印達成停火協議的全國講話中表示,巴方希望通過和平對話方式,解決印度水資源分配問題及克什米爾問題。
巴格利哈爾水電站大壩(資料圖)
5月8日,印度開閘放水,突然打開兩個閘門,印度媒體聲稱是因為當地強降雨導致山體滑坡和嚴重積水,開閘是為了泄洪,和與巴基斯坦的戰爭沒關系,這更被好多網友認為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更早之前,印度關閉巴格利哈爾水電站大壩的閘門,導致水壩下游的巴基斯坦一側干涸,嚴重影響了農耕!那一次印度放出狠話:不允許一滴水流進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則指責印度改變杰納河流量和破壞水流的企圖都是“敵對行為”!
這種局面更印證了那句話:“沒打趴下的停戰,都是假和平”!
此前,在印度的打擊措施中,印方要對巴“斷水”受到廣泛關注。印度官員宣布,內閣會議決定“暫時擱置”1960年簽署的《印度河河水條約》,直到“巴基斯坦可信且不可逆轉地放棄對跨境恐怖主義的支持”。巴電力部、水資源部分別發表聲明稱,印度中止履行《印度河河水條約》的做法違背國際共識,是針對巴基斯坦的一場蓄謀已久的“水資源戰爭”。據巴基斯坦《黎明報》報道,印巴歷經多次戰爭和沖突,均未影響該條約的存續。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資料圖)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針對游客的槍擊事件,導致印巴局勢驟然緊張。當地時間5月7日,印度對巴基斯坦發動大規模襲擊,兩國戰事一觸即發。據新華社報道,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10日凌晨證實,印度當天凌晨發射導彈襲擊了位于巴首都伊斯蘭堡附近城市拉瓦爾品第的努爾·汗空軍基地。有拉瓦爾品第的目擊者聲稱,在努爾·汗空軍基地附近至少聽到了三次巨大的爆炸聲,其中一次爆炸聲還連帶著數英里外可見的“大火球”。
我國專家表示,巴基斯坦在此次沖突中,對印度的報復力度和決心都很強,印度也對等升級局勢,導致雙方陷入僵局,騎虎難下。鑒于局勢發展到如此態勢,各大國也加緊了調解的力度,局勢仍需時間來逐步降溫。最終因雙方達成全面停火,“銅墻鐵壁”軍事行動在發起的當天就宣告結束,不過停火只是雙方和解的開始。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10日在慶祝巴印達成停火協議的全國講話中表示,巴方希望通過和平對話方式,解決印度水資源分配問題及克什米爾問題。
2019年,上一次印巴大規模沖突。也是在克什米爾,導火索是印度數十名民兵被打死,印度隨即對巴基斯坦展開報復。這被認為是上世紀70年代第三次印巴戰爭后,印度首次入侵巴基斯坦。雙方打得不可開交,最矚目的事件,一架印度戰機被擊落,印度飛行員被俘虜。后來,巴方主動釋放善意,歸還了這名俘虜,印巴沖突由此緩和。5月14日,巴基斯坦就又釋放了一名印度士兵。這一次,倒不是印度飛行員,而是4月印控克什米爾發生恐襲事件后,印巴沖突中被巴方俘虜的一名印度邊境士兵。
印度總統莫迪(資料圖)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分析認為,面向未來,風險沖突在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惡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他同時指出,現代國家之間解決矛盾,軍事手段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印巴都知道軍事手段解決不了問題。真正的較量會在國際金融體系、水資源再分配等其他領域,較量會比較長期,并且影響也可能比軍事沖突要大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